网站首页 > 风俗习惯> 文章内容

端午节的“”你知道吗?它是中国古代的“卫生防疫节”起源并不为了纪念屈原

※发布时间:2019-3-9 2:39:23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今天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的端午节(其他三个节日是春节、清明节、中秋节)。通过几千年的演进,起源于春秋的端午节已拥有丰富多彩的民俗内涵,深沉悠久的节令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健康、积极、向上的品格。端午节纪念屈原、伍子胥、曹娥等优秀人物,使这个节日更凝结了感人的爱国情怀和人格力量。

  端午是“我们的节日”。传承端午,保持和赓续多彩的端午民俗,传统节日的仪式感,是对民俗文化的,对中华民族根脉的认同,更是一种坚守和文化自信。

  回溯端午,这个传统节日如何诞生的?“端午”二字有着怎样的具体含义?在端午节重要发源地之一的江苏,至今还保存着哪些充满地域特色的端午民俗?记者进行了探访。

  “端午最初是指每月的第一个五日。”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赵益说,“端”,在古代汉语中有“开头”、“开始”的意思。测试你前世死因每个月有三个“五日”,一个月中第一个逢五之日就是“端五”。在古代,“午”、“五”音近相通,所以,“端五”亦可写成“端午”。

  最初,每个月的初五都可称为“端五”。赵教授列举文献记载:唐玄生日是八月初五。唐人张说在《上大衍历序》中说:“谨以开元十六年八月端午赤光照室之夜献之”;宋璟《谨以八月五日为千岁节表》云:“月惟中秋,日在端午”。这两则史料中涉及的“端午”,都是指八月初五。

  西晋周处《风土记》中说:“仲夏端午,端者,初也”。“仲夏”是指五月,这里的“端午”才是五月初五。

  赵益说,宋代以后,由于五月初五的节俗更加繁多丰富,慢慢地,人们将“端午”作为五月初五的特定称呼。

  “端午”还有“重五”、“端阳”等多个说法。所谓“重五”,是因为这一天月日数字相同,各占一个“五”字,这类似于重阳节也叫“重九节”。

  “仲夏登高,顺阳在上”(《荆楚岁时记》),五月为“仲夏”,古人认为,这个月的第一个“五日”阳气最旺,是登高顺阳的日子,此后阳气会一天比一天更盛,因此端午也被称为“端阳”。

  五月初五端午节源于何时,长期以来说法不一,是民俗学界的一个难题。记者梳理资料和文献后发现,存在着龙的节日说、消灾防疫说、趋吉避凶说、悼念屈原说、清扫卫生说、调理说等多种说法。

  “节分端午自谁言,传闻为屈原”,端午节起源于对楚国三闾大夫屈原的纪念,是较为流传的说法。相传屈原投江后,楚人不舍这位贤臣,纷纷划船前去追赶,衍生出龙舟竞渡的民俗,后来又出现端午吃粽子,怀念屈原的食俗。不过,端午节起源于对屈原的纪念,已被很多学者证明为传说,因为在楚人纪念屈原之前,就已有了龙舟竞渡的习俗。

  闻一多先生撰写《端午的历史教育》《端午考》等文章指出,五月初五应是“龙的节日”,起源于南方吴越民族部落举行的图腾祭。吴越先民很早把龙作为图腾,赛龙舟则是祭仪中半教半社会性的娱乐节目,“给图腾神,也给自己取乐”。吃粽子也与龙有关,粽子投入水就是给蛟龙享受。

  闻一多还认为,端午最初是包括今江苏苏南地区在内的长江下游吴越民族的风俗。东汉后,随着吴越地域逐渐被开辟,端午作为节日才渐渐到了长江上游以及北方各地。

  苏州地区的端午节俗,就是为了怀念吴国大夫伍子胥。和屈原一样,伍子胥也是一位悲情人物。相传他于五月五日这天被吴王夫差赐死,尸体包裹在皮革囊中投入江中。伍子胥冤死后,英灵不散,天帝封他为潮神。江南人民同情伍子胥,于五月五日这天在江河之上划龙舟,迎接潮神伍子胥。

  历史上,伍子胥对先秦时期江苏地区的发展做出过杰出贡献。他发展农耕,相土尝水,象天法地,奠定了苏州古城的基础,胥门、胥口等苏州地名,就是为了纪念这位杰出的人物。

  五月节、龙舟节、女儿节、端礼节、菖蒲节、解粽节、浴兰节、诗人节、五蛋节……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名字,是端午节在中国各地的不同称呼,生动反映各地端午习俗有同也有异。在传统节日中,论民俗之繁多复杂,可能只有端午节能和春节差可比拟。

  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挂艾草、挂艾叶、佩香囊、喝雄黄酒……这是江苏很多地区共有的端午习俗,“但不同的地方,也有自己独特的端午民俗。”著名民俗学者、东南大学教授陶思炎以南京为例,讲述丰富多彩的端午民俗。

  “龙舟竞渡是端午这一天最热闹的节目。”陶思炎介绍,旧时,南京的端午龙舟会的参赛船只分为河帮(本地船户制作的龙舟)、江帮(外地船户制作的龙舟)、木帮(上新河徽州木商制作的龙舟)三支“代表队”。端午这天,他们聚集在夫子庙泮池内比赛,龙舟上扎彩亭、舞彩球,敲锣打鼓,场面热烈壮观。秦淮河两岸以及水面桥梁上人山人海,观者如堵。比赛开始,龙舟如利箭出弦,欢呼声、呐喊声震天动地,龙舟竞渡达到最。

  陶思炎说,端午这天,南京人家要挂天师图、钟馗图,以斩除恶气。明朝时,南京人用彩帛、通草制成五种毒虫的形状,盘缀在大艾叶上,插挂门上,叫做“牌”。清末时期,人们用彩纸折虫形,挂在门楣和床沿以驱虫。小孩儿臂缠五色丝绦,颈挂五色丝络,脚穿虎头鞋,身披有天师骑虎形象的“老虎被”,额头上用雄黄画“王”字,象征能像老虎一样健康成长,各种毒物。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至今,南京人家还有端午节前挂菖蒲、艾叶的风俗,菖蒲代表张天师的宝剑,艾叶形似虎爪,寓意老虎守门,镇除疫病。此外,南京人还会买菖蒲、艾叶、石榴花等花草插花瓶,叫“端午景”。从医学角度看,挂菖蒲艾叶有一定科学依据,艾草和菖蒲均为药用植物,可驱病、防蚊、净化空气。

  “过去,南京人家还有‘躲午’的习俗,就是在端午节前将未满周岁的小孩儿送到外婆家,过了节再接回来,大人们认为这样可以辟邪除疾。”陶思炎说。南京还曾有一个极为特殊的端午民俗“破火眼”。人们在端午的正午时分,在清水中放入少许雄黄和鹅眼钱(一种小铜钱)两枚,用野花花束蘸水洗眼,全家洗过后将水泼出门外,他们认为这样能一年不生眼病。

  据《江苏省志·民俗志》记载,端午节中午,江南多地的人们要将混合有雄黄酒的石灰水洒于房屋角落,口念“大虫踏煞,小虫药煞,手里有药,握把撒撒”的,以起到清毒杀虫的效果;苏州人将雄黄酒抹在小儿额头、胸前、手心、脚心处,其余的洒在门窗墙壁,以祛辟毒虫;徐州地区,孩子们吃完中饭后手持艾草菖蒲,跳跃嬉戏,装扮成门神或钟馗状,向老人们拜节;

  扬州人有端午节用“百草水”洗澡的习惯,端午往往是热天,澡堂将中草药煎好后放入池内。浴客洗这“百草水”,一年都能健康平安。

  常州有“张端阳”的民俗,“张”是看望的意思。端午这天,女婿要准备好咸鸭蛋(或皮蛋)、枇杷、红糖、绿豆糕、烟酒等,到老婆娘家看望老丈人;做学徒的,要向师傅送节礼,叫做“张师傅”。

  江苏很多地区有端午节给小孩子挂线织网兜的习俗,里面装的东西,各地不同,有装鸭蛋、鸡蛋的,也有装樟脑、冰片、菖蒲、雄黄的。苏州人家给孩子往兜里装的独头大蒜头,称为“独囊网蒜”。

  古时的端午节,苏州、无锡还流行“插健人”习俗。《清嘉录》载,“健人”是用金银丝或铜丝金箔做成的饰物,形状为骑虎,也有仙、佛、鸟、兽、钟、铃、蒜、粽等各种形状,贯成长串,女子插在头上作为装饰。苏州的药店还会在这一天大量收购蟾蜍,提取中药蟾酥,因此江南有“癞躲端午”的俗语。

  端午节前一天,记者来到南京城中的科巷菜市场,摊贩告诉记者,每年端午,咸鸭蛋、苋菜、黄鱼、河虾卖得不错,“这些都是红颜色的食物,要用来做端午节必吃的五红菜”,家住附近的居民孙玉兰说。

  端午节其实也是一个“吃货节”。陶思炎介绍,端午民俗中的相当一部分是食俗,要吃各种食物,“端午的家宴一般都在中午进行,菜肴会非常丰盛。”

  最能够代表端午的食品,毫无疑问是粽子。早在春秋时,粽子就已出现。西晋周处《风土记》载:“仲夏端五,方伯协极。享用角黍,龟鳞顺德。”据此可知,当时的“粽子”叫做“角黍”。这个名称后世一直沿用,学者潘鼎记录南京民俗的《金陵岁时记》中就将粽子称为“角黍”。

  粽子深受江苏人喜爱。陶思炎说,南京的粽子按馅料分,有白米粽子、枣子粽子、火腿粽子、香肠粽子等;按形状分,有三角粽子、四角粽子、小脚粽子、宝塔粽子等。粽子一般在端午节前一两天就已包好,节日当天煮食,亲友邻居们常以自家粽子相互赠送,以融洽感情。

  时苏州作家包天笑晚年回忆苏州的粽子:“到了端午节,那便是粽子的世界了。粽子的味儿,有甜的,有咸的,有素的。形式有圆的,有方的,有长的,有尖的。有一种白水粽,范烟桥曾以书来告诉我:谓以新制之玫瑰酱,蘸白水粽,可谓色、香、味三绝。”

  苏州还有一种特有的灰汤粽,用蚕豆壳烧成灰,拌在水里,白糯米粽放水里同煮,煮好后有特殊的香味。

  和很多食物一样,粽子也有甜咸之争。北方人更偏爱蜜枣甜粽,南方人更爱咸香肉粽,江苏的粽子却是甜咸口味并存,吃法略有差异。

  苏南一些地区和连云港习惯将鸡蛋、鸭蛋和粽子一起煮,煮出的蛋更有清香。鸡蛋、鸭蛋是人们端午节必吃的,老南京人认为,蘸着盐吃端午粽子锅里的煮鸡蛋,夏天就不会生疮。如果把粽子锅里煮的鸭蛋、鹅蛋放在正午时的阳光下晒一晒再吃,夏天就不会头痛。常州有端午“斗蛋”的习俗,孩子们胸前悬挂着“蛋袋”,四处找小伙伴“捉对厮杀”,赢了的趾高气扬,输了的也不气馁,斗坏的蛋立刻就下肚了。

  “南京人过端午节还要吃菜、雄黄豆、麻油绿豆糕、五黄、五红等等。”陶思炎介绍,菜取银鱼、虾米、茭儿菜、韭菜、黑豆干同炒,人们相信,吃了此菜能百毒不侵。麻油绿豆糕则使用绿豆粉、白绵糖、麻油、豆沙、糖玫瑰花、糕粉等制成,香糯可口。

  随着时间的演变,现在很少有南京人家会“炒”了,但“五黄菜”、“五红菜”依然是端午节必吃的。陶思炎说,“五黄”是指黄鱼、黄瓜、黄鳝、咸鸭蛋、黄豆芽;“五红”是指苋菜、红油鸭蛋、烤鸭、河虾、红烧黄鱼。除了这些菜之外,端午餐桌上还有其他的“红菜”,如红烧蹄髈、红烧肉、红烧牛肉、香肠、洋花萝卜、炒猪肝等。

  到了扬州,端午的午宴要办“十二红”。也就是12种本身是红色或者用酱油烧的菜,如红烧黄鱼、红烧猪肉、油爆虾、炒苋菜等;南通人端午要吃“和菜”,以绿豆芽、蛋皮、韭菜、瘦肉丝与粉皮同炒。

  江苏地区的端午食俗精彩多样,要吃的东西很多,要喝的也不少,“主要是雄黄酒和菖蒲酒。”陶思炎说。

  雄黄是一种中药,硫化物类矿物,主含二硫化二砷(As2S2),有解毒杀虫,燥湿祛痰等功效,常用于痈肿疔疮,蛇虫咬伤。雄黄酒,是将研磨成粉末的雄黄加入普通酒中调制而成。

  “过去,每到端午节,不管你酒量如何,至少要来一口雄黄酒,因为雄黄可以杀灭害虫,驱疫避邪。”民俗研究者刘小平介绍,明代高濂在《遵生八记》说:“(五月)五日午时,饮菖蒲雄黄酒,避除百疾而禁百虫。”

  民间传说《白蛇传》中有一个情节也颇能体现雄黄的神奇作用:白娘子端午节这天喝了一口雄黄酒,就现了原形,将许仙吓死。

  菖蒲酒又是怎样的一种酒呢?陶思炎告诉记者,菖蒲酒是用菖蒲根浸酒而成,菖蒲酒对身体也很有益,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菖蒲酒,治三十六风,一十二痹,通血脉,治骨瘘,久服耳目聪明。”

  今年的端午节,南京博物院举办“我们的节日——到南博过端午”系列活动,通过戏曲、曲艺演出、端午作品朗诵、非遗展演、文化等各种形式,全面展示端午节的独特魅力。

  6月16日,在南博非遗馆举办的端午主题非遗展演活动受到参观者欢迎,鸭蛋网兜、钟馗脸谱、五彩丝线手环、钟馗皮影、南通龙舟面塑、徐州图案香包、粽子香包,来自全省各地的非遗技艺,还原了一个原汁原味的端午节。

  井秋红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徐州香包的传承人、徐州“曹氏香包”的第三代传人,她特地从徐州赶来,现场演示这一和端午直接相关的非遗项目。“徐州香包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早在汉乐府长诗《孔雀东南飞》中就有‘红罗覆斗帐,四角垂香囊’的诗句。”井秋红说。

  端午节历来有配戴香囊、香包的习俗,内装各种香料,佩在胸前,香气扑鼻。井秋红介绍,徐州自古流传一个“老爷”的动人传说,徐州东关大坝头有庙,每年端午节有“赶庙会”,人们纷纷购买香包,到庙上香。

  过去,端午节是香包艺人最忙的时候。如今,香包的制作和佩戴已不仅仅局限于端午节,“很多年轻人对香包很感兴趣,很想学习这门技艺。我们也经常走入大专院校,推广和介绍徐州香包。”井秋红说,端午节的深厚内涵,再加上香囊手工技艺的严格传承,使得这一和端午密切相关的非遗项目,焕发了新的活力。

  端午是“我们的节日”,是值得所有中国人珍视的传统节日。2006年5月,包括“苏州端午习俗”在内的“端午节民俗”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节假日。2009年,中国端午节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节日的魅力也征服了很多年轻人,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来保留端午民俗。在南京,每一个传统节日,来自和一书院的年轻人都会公开展演节庆古礼。记者曾目睹她们的端午祭祀屈原的仪式。焚香、点烛、念读祭辞,祭祀三闾大夫。一位身着汉服的女子端着艾叶水,用菖蒲草蘸盆里的水,在参加活动人额头和两肩轻轻拂拭,以示驱除晦气。

  和一书院负责人文心告诉记者,通过再现古礼的方式,从每一个节气时令开始寻找血脉里的根土,“在还原这些古老的节令民俗活动时,我们得到很大的鼓舞,传统节日对生活无比热爱、积极的情感令我们,希望有一天传统节俗不是节日的点缀,而是我们当下的生活。”

  陶思炎教授则表示,端午节的节俗极其丰富,在节物、节俗、节信等方面都有特色和内涵,对于普通人来说。端午节不仅仅是一个吃粽子的节日,它还有着提倡除病驱邪的卫生习惯,纪念屈原、伍子胥等伟大人物的积极意义,这是值得我们挖掘和传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