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旅游路线> 文章内容

消费将主导中国经济的未来

※发布时间:2018-3-1 18:05:35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去年4月,中泰时钟打分系统揭示A股市场的大消费板块得分最高,回顾过去一年,包括食品饮料、生物医疗、文化娱乐、商贸零售等与消费密切相关的行业发展迅猛,消费对GDP的贡献创下近年来新高,如2017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就占到58.8%。宏观经济数据就二级市场而言,2017年“喝酒吃药”板块的涨幅也颇为可观。本人认为,中国经济转型必然带来持续的消费升级,因此,2018年依然看好大消费。

  宏观层面看好大消费的三大逻辑

  第一大逻辑,中国经济增长数据高度依赖投资,随着经济转型的深入,投资增速下降将是长期趋势。2017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速降至7.2%,已低于GDP名义增速,也低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全球经济数据而在10年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到24%,远超GDP增速。

  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经济已从追求高增长步入到追求高质量阶段,去年11月以来,财政部、国资委和发改委先后出台规范PPP项目的监管意见,金融机构对PPP的态度也逐渐谨慎,近期更有银行对PPP项目融资全面暂停;此外,在融资成本不断走高的情况下,房地产的投资增速也将下降。因此,估计今年的投资增速还将下降,尤其是基建投资增速回落会更明显。

  2017年6.9%的GDP增速中,净出口贡献了0.6个百分点,在欧美经济复苏步伐有所放缓、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估计2018年出口增速会有所下滑,对GDP增长的贡献也会减少。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经济对消费的依赖度会进一步提高,为了防止经济回落幅度过大,2018年或许会出台一系列鼓励消费的政策。

  第二大逻辑,经济转型过程中,第三产业比重上行是必然趋势。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库2017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1.6%,2018年将继续上行。此外,第三产业增加值中,2017年金融服务业和房地产业的占比都出现了明显的回落,两者的增速分别只有4.5%和5.6%,均低于第三产业8%的增速。

  金融和地产占比的下降,反映了让中国经济脱虚向实的举措有了明显成效,即原先在金融领域内资金空转的问题会有所改观,2017年末M2增速降至8.2%,意味着表外业务规模的下降。2018年金融监管的力度不减,仍将会有资金退出金融领域,这对提振消费或是有利的。

  第三大逻辑,人口结构的变化会导致消费上升,“储蓄”下降。中国是全球居民储蓄率最高的国家之一,2010年以后,中国的国民储蓄率见顶回落,或与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有关。人口结构变化对促进消费会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居民储蓄率会缓慢下降,消费率会相应提升,类似日本模式。

  另一方面,中国居民收入按年龄段划分,最高的应为60-70后群体,随着他们步入职业生涯的后期,在保健养老、休闲娱乐等方面的消费势必会增加;而对于收入水平相对不高的80-90后群体而言,他们更能接受现代人的超前消费理念,即信用消费。据统计,过去10年,居民杠杆率水平大约提高了一倍左右,2017年消费性贷款ABS和信用卡贷款ABS分别发行837亿元和 65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86倍和 3.66倍。

  总之,上述看好大消费的三大逻辑之间,都是彼此关联的,都反映了在居民人均收入步入到中等以上水平后,在服务业比重上升、人口老龄化加深的背景下,经济转型会不断升级,消费主导经济增长模式已初现端倪。尽管当前中国经济对投资的依赖度仍然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但从资产配置的角度看,应该着眼于消费主导经济的未来。

(文章来自网络转载,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欢迎了解更多经济数据详情:http://www.ceicdata.com/zh-hans/campaign?ui_lang=zh-hans&how_hear=110&spage=12080 )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