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减压经济”的兴起,商家根据消费的新特点和新需求也定制出了不少产品,价格低的只有几元,多的则上千元甚至几十万元。一些主打解压、的小玩具备受上班族青睐,而单身白领则热衷陪玩、陪聊类的陪伴式服务,此外各式各样主打“解压”的定制旅游线路也是人气颇高。(中新社)
所谓“减压经济”,并不是一个严谨的专业概念。由于有了这个概念,许多早已有之的商品或服务,也便通通别归入其中。按照这一统计口径,“减压经济”简直是超级体量了。须知,mxbd-200作为“减压经济”的一个门类,陪伴类服务就已经有百亿规模了。
当我们谈论“减压经济”我们到底在谈些什么?如果说,诸如团子、尖叫鸡、减压魔方、指尖陀螺、起泡胶这类主打“情绪宣泄”的小玩具可以与“减压”挂钩。那么,健身、美食、购物等,又何尝不也是减压手段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减压方式,并没有一种专门的、普遍适用的减压产品。也许,减压经济根本就是不存在的,就如并不存在“减压学”一样。
因为有需求,所以有了供给,这之后就有了一系列“新经济”形态。但说到底,诸如“单身经济”“减压经济”等说法,只是对特定人群特定生活方式的模型化叙事,而并不是严肃的产业经济观察。“减压经济”兴起,但它注定不能够成为我们生活的万能解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