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人文经济> 文章内容

人文经济以“人文”引领三大转型

※发布时间:2015-5-26 0:50:28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产业吸引人、城市聚集人、留住人”成为推进经济、城市、社会转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集美新城正不断快速发展。(本报记者 黄嵘 摄)

  厦门网-厦门日报记者 应洁

  去年以来,集美区委、区紧紧围绕美丽厦门战略规划和人文集美定位,以人文引领经济、城市、社会三大转型,并把“产业吸引人、城市聚集人、留住人”作为推进经济、城市、社会转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又具有人文魅力的集美新城。

  产业转型

  完善服务体系 高新企业占比全市第一

  以人才引领与创新驱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面对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以工业、制造业为传统优势的集美区正在积极谋划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以人才引领与创新驱动作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推进器”,加快培育壮大软件信息服务、机械装备制造、商务商贸物流、文化演艺等主导产业,以及新材料、水暖卫浴、纺织服装及现代都市观光休闲农业等特色产业,力求为区域经济注入崭新的、更符合发展方向的持久活力。

  为推动集美产业转型升级,上个月,集美率先全市成立了区级产业引导基金及其理事会,并迅速开展工作。很快,在这个月,这个产业引导基金就结出了首个“硕果”——由集美区人民与微软(中国)有限公司、触控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的 “厦门游戏创新中心”正式落地,这是集美区产业引导基金直接投资的首个重大产业扶持项目。

  产业引导基金的设立,改变了以往对企业单纯采取补贴、励、贴息等形式,转为以股权投资的形式对企业进行支持,进而推动整个产业发展。

  以产业引导基金的方式助企业“一臂之力”,仅仅是集美完善产业服务体系的举措之一。在集美,“潜力股”及符合产业导向的优质企业不仅可以获得产业引导基金等资金帮扶,还可享受到区委区精心搭建的培训平台、人才平台、孵化平台以及一系列优惠政策。

  为了帮企业打开思,破解转型升级难题,集美区从几年前就开始向外“借智”,引进来自的转型升级机构——中国生产力中心(),为辖区企业上课,并深入企业展开一对一的及“诊断”,帮助企业快速找到问题、解决问题,而这些所产生的费用,全部由区“埋单”。

  为了吸引更多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集美出台实施“聚贤集美”人才计划,对高端人才在集美创业提供资金扶持、创业场所支持及安家生活补贴等。上个月,又有两名国家第二批“千人计划”入选专家携团队和项目签约落户集美。自“聚贤集美”实施以来,已有3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5名省“百人计划”人才、35名市“双百计划”人才在集美区创新创业。

  依托高校的人才优势,集美还积极打造产业孵化平台,为高校学生、青年学子创业提供便利。两周前,厦门首个大学生创客空间——“一品威客创客空间”在软件园三期成立,将成为广大学子的“创业梦想起航之地”。

  城市转型

  “以人为本” 让新城更美更宜居

  以新城建设为抓手,全力提升城市品质

  5年前启动的集美新城现已基本建成,不少新兴住宅区、产业聚集区的交房、投用带来了人口的增加和相关配套的需求。出行是否便利,直接影响了商品房入住率和企业入驻速度。

  上周,位于集美新城软件园三期起步区东北侧的临时公交首末站正式投用,同时,原有从园博苑西门到市行政服务中心的947也延伸了线,覆盖至软件园三期、新城、杏林湾营运中心、区行政服务中心、灵玲国际马戏城、中航城A区等新城重要节点和居民区,方便新城居民和企业员工出行。

  软件园三期首末站的投用,是今年集美区制定的“十大民生工程”中“公交便利工程”所推动的一项工作。按计划,集美今年还将推动实施健康小屋工程、特教关爱工程、绿化美化工程、全民社保工程、河水清洁工程、便利停车工程等十项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工程项目。

  为了让人们在更好的城市及人文氛围中获得更好的生活,集美以新城建设为抓手,全力提升城市品质、高标准完善配套。环绕杏林湾,一条长达26公里的绿道慢行系统已经基本贯通,成为方便人们骑车、散步、休闲的“大公园”,也变成岛外的一处风光宜人的新景点。同时,为了让包括杏林湾在内的几大流域水体更清澈,集美正在积极开展后溪、瑶山溪、深青溪的综合整治。

  去年以来,为提升集美新城整体形象和宜居品质,集美新城启动绿化提升工程、亮灯工程、社区精品工程、道联网工程、商气聚集工程、城市管家工程六大“亮点工程”,目前这六大工程已基本完成。

  让人们惊喜的是,在夜幕之时,集美新城的夜景风光已经“连片成势”, 沿新城主干道等杏林湾周边的主要建筑皆披上了炫目的“晚装”,形成壮观而炫目的“新城之夜”魅力动线。

  社会转型

  运用“大数据”思维 创新社会治理模式

  率先全市在辖区推动“大数据”网格化建设

  为了加强实有人口的管理,提升居民安全感,今年,集美区创新“城中村”星级管理模式,率先全市推广出租屋“智能门禁通”系统。小小的“门禁卡”,能够实现卡与住户身份的绑定,从而即时准确地采集出租屋人员进出信息和实时影像,同时还与计生、民政等部门数据共享,提高出租屋安全管理效率。

  在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方面,集美敢于尝试。去年,集美也率先全市在辖区推动“大数据”网格化建设,通过信息化的数据平台终端,提高公共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也为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方便。

  小“格”交织成大“网”,把与百姓利益切身相关的职能融入一个个网格,是“管理型”向“服务型”的积极转变。此外,集美还率先推出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积分入学的“在线申请服务系统”,依托厦门已经建成的“i厦门”一站式惠民服务平台,让新生家长足不出户即可无纸化进行“积分入学”申请,为家长“减负”。

  此外,集美区还将加快社会转型与开展“美丽厦门共同缔造”结合起来,探索了不同类型社区实施“共同缔造”的措施办法,初步摸索出一条具有“人文集美”特色的社会治理经验。

  链接

  总体情况

  2014年集美区级财政收入、外贸进出口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排名全市第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区财政总收入增速排名全市第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再创历史新高,总量排名全市第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全省第二。

  今年一季度,集美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量排名全市第一,区级财政收入增速排名第二,国内招商引资完成近半年度计划。

  产业升级

  2014年,集美区共投入2.8亿元扶持企业转型升级,全区规模以上企业建立研发机构的比例达63%,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家,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0.1%,排名全市第一。

  人才培养

  集美出台实施“聚贤集美”人才计划,目前已有3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5名省“百人计划”人才、35名市“双百计划”人才在集美区创新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