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人文经济> 文章内容

书法失落让中国人文素质全面失落

※发布时间:2017-10-9 14:27:05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导语:如何才能把书法传向世界呢?曾来德表示,他经过了20多年的思考最后找到了一个突破口,那就是墨乐。

  主持人:各位好,欢迎收看本期橙色视点。我们知道中国从经济总量来说是很靠前的。但单纯经济的增长不能让一个国家强大,除了经济的成长,文化和价值观的因素发挥着越来越多的作用。从五月份开始,经济观察和法国驻华大联合举行了“2013年中法软实力”系列论坛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我们希望探索对于中国来说会清楚我们应该更好地走什么样的道,我们在履行中国梦的时候睁大眼睛看世界,我们可以了解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应该以何种方式体现。

  (解说)近日,由经济观察和法国驻华大联合主办的“2013年中法软实力”系列论坛第二场在法国驻华大开幕,此次论坛通过文学、中国的书法与中国国画、博物馆,以及电影这四个角度来讨论中法两国的文化影响力。来自的法国对外文化政策大使、法国对外文化教育局克萨维耶达尔科斯,奥赛博物馆、橘园美术馆馆长隆柏,来自中国的著名导演王小帅以及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著名书画艺术家曾来德,中法两国的学者和艺术家在一起,进行了一场文化的交汇。本期节目我们将为你呈现嘉宾曾来德在现场题为:书法与中国文化的精彩。

  (同期声)尤其是20世纪后50年代以来,由于书法的失落和消失,中国人民人文素质的全面失落,这是我们应该引起重视的很重要的问题。

  我们知道中华民族到今天可以很自豪地说,是全世界最古老的民族,没有中断文化的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如滔滔江河走到今天,我们却遇到一些现实问题,就是如此厚重的文化和历史,到了20世纪、21世纪的中国人面前,却不能很好地传达给世界,原因是值得深思的。

  我们应该知道,一部中国的文化艺术历史,其实就是一组书写的历史。所以中华民族是伟大的书写的民族,而中国的人生是一部书写的人生。我们可以看这样一个问题,在中国这个历史的进程当中,我们曾经遇到过无数次外来文化的挑战,可以说最为严重的时候就是在20世纪、19世纪以来,我们中国的文化几乎就是自己放弃,甚至是被外来所削减掉。

  我们很清楚地记得有一位中国人钱玄同提出过废除方块汉字走拼音化的道,说是奇论怪论还是悖论也罢,都是无法回避的现实。这个战斗打了100多年,到今天我们得出来一个结论:不需要再废除方块汉字。

  中国文化传承到今天,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第一是汉字的文化,第二是汉字的艺术。我们知道汉字的文化在20世纪已经全面的受到文化的挑战,可以说在很多领域,很大程度都被改变过,尤其是20世纪以来强势文化为首的外来文化。可以说,我们今天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包括审美情趣,绝大部分都是受到的影响,我们自己的文化还保留了多少,我觉得我们值得思考。

  中国有几千年的文化和历史,今天的中国人找到自己文化的自信要感谢两位伟大的人,第一是秦始皇,第二是北大的王选。我提王选,有人问我王选有那么重要吗?他没有帝王的显赫,但我认为他和秦始皇,他们对中华民族的贡献是一样的。秦始皇一生做五了件大事,其他四件事情早已成为历史,唯独书同文把几千年的中国紧紧维系在一起。我经常到全国各地旅游,很多地方的方言我听不懂,就有置身国外的感觉。但有一点很欣慰,我听不懂就写,这一写就写通了,写懂了。中国有辽阔的土地,有56个民族,但是文字是相同的,要感谢秦始皇的书同文、所以,说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就是用一只笔一直写到今天。

  但是到了鸦片战争,到了后来,中国人在一段时期打败了,打穷了,我们得出了一个错误的结论:废除方块汉字,走拼音化的汉字,要仿造。这个争论长达一百年,到了王选终结了,以背水一战的姿态,站在科学的前沿最终把汉字输入了现代化进程。从这一点开始,我们自信地感觉到20世纪中国的落后、被动和贫穷,但绝不是文化,是我们工作方式的错。从这一天开始,无数的中国人开始反思中国的文化和文明,也有无数的中国人在转过身去向传递中国的文化和艺术,最重要的是从这一天开始。的华人第一次建立了共同的自信,这个自信就是只要地球还存在,只要这个世界还存在,汉字和汉文化永远不存在落后一说。

  主持人:在论坛现场,曾来德表示他经常碰到人说书法是中国的还是你们自己玩吧,我们不懂。如何才能把书法传向世界呢?曾来德表示,他经过了20多年的思考最后找到了一个突破口,那就是墨乐。

  (解说)2005年在大英博物馆做了墨乐,引起了不小的中文化的对线年到北欧四国,前年到法国、韩国,现在正在推进。我为什么做这项工作?20多年前我在腾格里沙漠用骆驼刺在沙漠上写字的时候,我听到一种神秘的声音,就那种摩擦的声音,但这种声音不是由耳朵听到的,是用我的心感受到的。以后我书法的时候听到了毛笔和宣纸的摩擦声,写狂草的时候这种声音异常的激烈和深厚。几千年前的祖先笔下埋藏着这种声音,我们都浪费了,没有传达出来。我和音乐家交流的时候在他们身上找到了同样的声音,那就是后来我的墨乐的开始。

  音乐有八个基本的音符,汉字有八个基本的点画,而我们的音乐家从听觉出发,对音符进行排列组合形成曲,书法家把八个基本的点画形成了汉字,又形成了词组。吟诗、填词非常讲频率。音乐家曲谱要通过不同的乐器实现,要转换,必须要通过演奏家驾驭工具。演奏家必须要经过长期的训练,积累高超的技巧,使弦和弦之间摩擦,实现点线运用的过程,通过人的耳朵回到心里,与自己最初的审美理想进行对照,完成了听觉的循环往复过程。

  书法家是借助毛笔、墨汁和宣纸,经过了长期的训练积累了高超的书写技巧,通过笔和纸的摩擦,完全了一个视觉的循环往复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音乐和书法在构成元素表现手段、审美方式,甚至艺术元素都完全是惊人的相似。当书法家书写作品的时候,毛笔落到纸上的一瞬间,运行过程当中笔从纸上的声音,间距、行距,人的喜怒哀乐都是一次性的不可再来的宣泄的方式完整的表达出来,制造了全维的视觉审美。关键是毛笔和宣纸的摩擦声音,如果我们用电子的现代手段表现出来也是绝美的现代艺术。作为视觉艺术的音乐,听觉艺术的书法,他们两个都有自己的另外一面,当视觉往外的时候听觉却往里,听觉往外的时候埋藏着视觉,我们合成一首交响乐团的声音转换成视觉的时候也是绝妙的视觉审美。所以说中国古老的书法,几千年的书法,具备了就是当代社会我们所需要的新的形式转换的美感,这是我们感到欣慰的。这就是我的墨乐工作的起因,在国际流,找到书法文化通向的通道。

  主持人:我们常说练可以养生,但今天我们要说中国书法在中国文化中是最具有养生功能,这个观点不知你是否同意呢?

  (同期声)我们回头看一部中国书法史,我们作过比较,一部文学史基本是贫穷史,美术史是民间史,书法史是尊贵史,是一部贵族史,是一部达官贵族史。从苏东坡、宋徽到,无数的仁人志士都是书法家。还有一点,中国书法是在中国文化中最具有养生功能的,在历史法家的平均寿命是80岁以上。我们可以查历史,我们认为也是养生的,但是师平均寿命只有73岁,过去的80岁相当于今天的100岁。中国的历史上有五位超过80岁,乾隆88岁,这几位都是书法家,这个问题我只是提出来供大家思考。

  主持人:今天的我们都在电脑上讨生活,书法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越来越稀缺,甚至在一些需要提笔写字的时候,却尴尬的发现忘了该怎么写汉字。也许我们该记住书法家曾来德先生时的这句话:当拿起笔就用书法的和书法的思维重新创造一种从文化出发的视觉审美的时候,我想每个人都会得到很大的改变和深思。好,以上就是本期节目的全部内容,更多节目内容您还可以登录经济观察网、爱财经网、乐视网进行收看,感谢收看,再见。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