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人文经济> 文章内容

我们讲供给侧其实是在讲什么 教授观点

※发布时间:2018-12-18 3:06:00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美国虚拟经济泡沫破灭,导致全球经济发生重大动荡。2009年我国启动大规模投资,试图稳中国增长拯救世界经济。全国开始大规模宽松银根,大规模投资建设。2010年开始随着产能不断扩张与全球市场萎缩,我国产业体系与产业结构问题日益严重,产业结构调整成为工作重点。然而,调整效果不佳,甚至越调整状况越差。2011年以后随着中国经济增长的下行,产能过剩状况日趋严重,产业结构调整已经迫在眉睫,“稳增长、调结构”成为了新常态。

  2015年,我国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持续放缓,全年国民生产总值同比增长速度下滑至6.9%,为25年来最低,2016年上半年全国P增长速度为6.7%,继续下落,“三去一补一降”困难重重,产业结构调整并不理想,供给侧结构似乎未能取得预想的结果。产业是宏观经济的中观构成,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有十分密切的联系:产业发展实为经济发展的核心,产业体系实为供给体系,产能过剩实为供给过剩。产业体系出了问题,与供给问题有很大的关系。实际上,中国经济存在供给双重过剩的问题,一是总量过剩,二是结构过剩。解决双重过剩的问题,简单靠行政的“去”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市场的“增”才行。“增”就是增加新型有效供给满足新需求,“增”就是要发展有竞争力的面对未来的新型产业。

  我国先后出台许多战略新兴产业推进发展政策,在的政策甚至直接补贴的条件下,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增长速度远大于P增长速度,然而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贡献比重比较小,所以我国的产业体系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加上,在不断持续的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下,投资者们忽然发现如果没有认真的产业分析技术判断,完全有可能找不到投资对象,投资的成功已经十分困难,于是需要学习产业经济学、需要产业经济分析的高端人才。但也正是如此,随着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成为十分关注的事项,产业未来发展趋势成为投资者十分关注的事项的今天,产业经济学开始成为显学。因此在这个时候对我们的教材进行进一步修订,出第三版是十分合适的。

  我国当下供给侧结构的任务艰巨,“三去一降一补”只是短期措施,供给侧结构的根本目标是要建立适应未来需求变化的新型供给体系,而这一体系在我们看来就是要建立面对未来全球产业分工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符合我国未来全球市场定位的新型产业体系与产业结构。影响我国新型产业体系与产业结构的中长期变量有两个:

  产业体系本质上是满足消费需求的供给体系,因此在构建未来产业体系时,必须要考虑未来消费需求的变化趋势。随着人类知识的增加,人均收入的提高,以及人类对新生活方式、幸福生活的追求,人类的消费需求、消费、消费习惯正向着消费需求的个性化,集成化与便利化方向变化。在这种情况系,我国在构建新型产业体系的过程中,要充分把握消费需求的本质,构建自身有特色、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

  供给与需求的联系及其变化,需要通过产业体系的影响因素来传导。而技术变革及其将来发展的趋势决定了新工业的,也将决定未来产业体系的演化方向。在互联网与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处理技术,以及智能制造技术等新技术的引领下,未来生产方式将产生巨大变化,产业供给的有效性和效率将大大提高。因此,我们需要认识到新技术与产业变革的趋势,抓住跨越式发展的有利时机,构建创新性强、技术先进的产业体系。

  通过供给侧结构由我国现行产业体系向未来新型产业体系转变的目标导向是在未界产业分工体系中具有领先的地位,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1)产业链价值链的控制力。随着国际分工由产业间分工向产业内分工和产品内分工转变,企业具备产业链价值链的控制力非常重要。产业链价值链的控制力是企业参与产业链分工中利用自身的核心能力或核心优势而控制产业链中关键资源和关键节点的程度大小。一方面需要在已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中进一步强化自身能力,具备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的控制力,另一方面需要有前瞻性的在未来新型产业中提前布局,研究掌握相关核心技术,为今后取得产业链影响力储备力量。

  2)产业持续自主创新能力。产业链价值链的控制力的构建越来越依托于产业持续自主创新能力,只有持续不断的创新才能对于关键资源和关键节点拥有核心能力,才能该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领先水平。必须加快培育我国多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为目标,育培养、科研投入、龙头企业引领、市场机制等多方面入手,切实提高产业化创新能力,加快科技产业化形成新兴产业的过程。

  3)产业空间均衡发展能力。我国需要与未来产业体系相匹配的产业发展空间载体。我国当前的工业化状态与产业布局地区性差异比较大,一些地区如东北地区产业发展遇到了比较大的困难,因此在新一轮新兴产业发展以及结构性调整的过程中,如何有效的布局相关先进制造业、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综合生活性服务业等,使之既有利于产业发展,同时在资源配置方面高效,是产业空间均衡发展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产业创新与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本教材原来是为我校和其他学校产业经济专业研究生,或其他相关专业研究生准备的产业经济领域的基础教材。本教材出版后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认为“理论体系完备、概念方述清楚、逻辑性强,在国内产业经济学教材方面独树一帜”。为此,我们很受鼓舞。2015年为了适应供给侧结构、产业结构调整、产业投资分析研究的人才需要,我主持了我校我院MBA的一个新设专业即“产业分析与投资管理”,结果受到广大MBA学生的热烈追捧。我们的新设专业包含了12门课程,产业经济学是12门课程中最基础的课程,所用的教材就是本教材。

  这次教材修改并不是因为MBA同学要用此教材,所以我们要简化理论与方法,恰恰相反我始终认为未来的MBA同学的竞争力在于思维敏捷创新能力强方面,而这样的思维与能力与理论基础扎实、应用方法掌握密切相关。案例教学是重要的,但如果没有掌握相应理论基础与分析方法,很难以深入分析也难以获得特别的。所以本次修改的幅度并不大,原来的章节不变,内容基本不变,主要是少量补充了一些今天看来必须补充的内容,另外是对原来的一些概念、理论与方法的有关表述进行修正,使之正确与清楚。

  本教材内容比较丰富,老师教学是可以根据学生对象进行选择性,而其它未的章节,可以布置给学生回家阅读,以期获得最佳学习效果。总之,个人希望读者通过本教材的阅读与学习,能够掌握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产业结构变化的内在机制,产业组织的基本范式,了解产业政策对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的可能效果,并以此来推论产业发展新范式、产业创新、产业投资的可能。

  复旦大学是我国最早设立工商管理教育系科的高校之一,也是在后最早恢复管理教育的高校之一。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如今已成为国内一流,亚洲知名的商学院,连续四年多项目稳居全球百强,且排名领先。

  欲望情夜本文由来源于财鼎国际(http://cdgw.hengpunai.cn:27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