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济南12月23日消息(记者桂园)阳谷县阿城镇赵店村农民赵中田,31年来跑遍了长江以北大运河沿岸的数千个村庄,行程几十万公里,采访了数以万计的民间老人,耗尽家资和心血,收集抢救了300多万字的大运河民俗文化资料。
1980年赵中田高中毕业后回家务农,晚上伏案搞文学创作。母亲对他说:“我会唱的200多首民歌、民谣足够你出书的了,你甭在灯下瞎编了。”母亲的一句话,改变了赵中田的人生。
赵中田从没有进城打过工,也没有做过生意。家庭的经济来源全靠5亩农田,每年只有5000斤粮食的纯收入。星期四左眼跳赵中田外出采风时,要卖粮食做费。每次出门,他都是自带干粮。炎炎夏日,顶着似火的阳光前行;腊月寒冬,裹着破旧的棉衣进村入户……31年来,他骑烂了3辆自行车,“当废铁卖了”,还把一辆能骑6万公里左右的摩托车硬生生地骑了12万多公里。
经过多年的奔波,赵中田耗资数万元,采集了300多万字的运河民俗资料。从2003年起。他开始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
经过几年的努力,他把采集到的民俗资料分为七大类:审美民俗、人生民俗、天时民俗、民俗、社会民俗、经济民俗和行业民俗。其中,审美民俗共计200万字,又分为民间歌谣、民间方言俗语及民间游戏等五种,民间歌谣有1600余首,包括生活歌谣、歌谣、劳动歌谣、爱情歌谣等,这些歌谣生动地反映了山东运河两岸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再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和社会面貌;民间方言俗语有2600多条,反映了鲁西运河两岸的民俗民风;民间游戏有218项,其中仅地头棋,就有40多种。
经有关专家评估,赵中田的这些“田野调查”资料具有巨大的历史文化价值,“堪称当代国风、现代乐府”。这其中,至少有十几项可以申报国家级甚至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