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吉次仁和古桑卓玛在编队组织的“护航尖兵”颁晚会上演出。代锋摄
中新网6月1日电据中国海军网报道,初夏时节的亚丁湾,烈日炎炎,第二十批护航编队千岛湖舰劈波斩浪,为4艘中外商船担负伴随护航任务。
驾驶室内,一个纤瘦的姑娘手握舵轮,眼盯前方,随着舰长口令,沉稳。
船舱通道,一个肤色稍黑的女兵肩背医药箱、手拿血压计,在各战位间穿梭巡诊。
操舵女兵叫央吉次仁,卫生员叫古桑卓玛,她们分别来自那曲和山南,是中国海军首批藏族女兵中的一员,也是首批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的藏族女战士,被护航编队官兵们称为亚丁湾上的“格桑花”。
“格桑花”开亚丁湾,但种子早已种下。央吉次仁当了20多年村长、村支书的父亲,在女儿刚懂事时就一次次给她讲百万农奴大解放的故事,这位亲身经历了农村巨变的老,反复告诉自己的孩子——好,解放军好!对于古桑卓玛,如果说她的军营梦是在《麻辣女兵》等电视剧的影响下悄悄发芽的话,那汶川抗震救灾中解放军的英勇表现则让梦想在她心中扎下了根——一定要去当兵!
2013年7月,海军首次在征招女兵。正在大学读旅游管理专业的大三学生央吉次仁、读英语专业的大二学生古桑卓玛,毫不犹豫报了名。“当兵是我一直的梦想,这次还是海军,能看到蔚蓝色的大海,我不想错过这大好机会。”古桑卓玛如是说。
经过体检、面试、政审,央吉次仁和古桑卓玛顺利踏上军旅之。当央吉次仁和古桑卓玛和其他新战友站在布达拉宫前,身着新军装、胸戴大红花,那一刻两人四目对视,开心地笑了。
格桑花之美,在于它能住寒冷高原的并顽强快速地生长。央吉次仁和古桑卓玛,在军旅途中,也住了一次次。
新兵连2人被分在同一个班,刚开始,语言、饮食、风俗等生活习惯让2位藏族姑娘感觉到了不适应。不过慢慢地她们发现,军营除了铁的纪律,更有战友间的温情,战友们把很多藏族的风俗习惯都打印出来,人手一份,还相互提醒注意,对她们听不太懂的话语,班长就换多种方式反复为她们,友好的氛围使两人很快融入了集体生活。
新兵连结束,央吉次仁选择了学习操舵专业,她说:“驾驶室是全舰最高的舱室,操舵时还能看到大海。”古桑卓玛选择了卫生专业,她想成为一名军舰上的白衣。
专业学习只有短短6个月时间,央吉次仁为了掌握技能,认真背记各种口令,在模拟操作台上经常练得手臂发酸,站得双腿发麻。古桑卓玛为了学会注射,把自己的手臂都扎肿了,皮试针尤其疼,为此她没少掉眼泪。
6个月后,她们都以良好的成绩,从各自的学兵队毕业,被分到海军“先进舰连标兵”单位——千岛湖舰。
格桑花扎稳了根,长壮了枝,再加些风雨的洗礼,便能出灿烂的花。亚丁湾护航,便是最深刻最隆重的洗礼。
4月3日,千岛湖舰从舟山军港起航,执行第二十批护航任务。海上风大浪高,高速前进的军舰时而左右摇晃,时而上下颠簸。
出发后不久,由于对风浪颠簸不太适应,央吉次仁平均每天都要吐一次,但她告诉自己,即使吐,也要坚守在战位上。开始的时候,她随身带着1个塑料袋,咬紧牙关,没离开操作台半步,最终完成了操舵任务。
古桑卓玛也吐,连胆汁都吐出来了。她克服困难,依然巡诊。一次,一个大浪袭来,船身一晃,古桑卓玛栽倒在地,半颗门牙被磕掉,鲜血瞬间从嘴唇上和鼻子里流出,那一刻她咬紧牙关没有流出一滴泪水。当天晚上,她还把自己摔掉牙齿这事,当作笑话讲给央吉次仁听。
任务期间,央吉次仁顺利通过了舰上组织的值更考核,古桑卓玛也因工作出色表现受到舰上表扬。
“我们的爸爸妈妈至今都没出过,而我们不仅来了部队,还跨出了国门为祖国去护航,我们感到特别光荣和自豪。我们将努力工作,不辱护航!”谈到此次执行护航任务,2位藏族女兵一脸的骄傲和自信。
在护航编队举行的“护航尖兵”颁晚会上,央吉次仁和古桑卓玛两人共同演出了一首藏族歌舞——《一个妈妈的女儿》。当2人穿着民族服饰一入场,就宛如两朵美丽的格桑花绽放在舞台中央,顿时掌声雷动。
“太阳和月亮是一个妈妈的女儿,他们的妈妈叫……藏族和汉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我们的妈妈叫中国。”虽然官兵们听不懂藏语,但央吉次仁那穿越时空的天籁之音,古桑卓玛优美的舞姿,深深打动了官兵们的心灵。
“愿祖国永远繁荣富强、世界永远和平安宁!”演出结束时,2人分别用藏语和汉语大声说出了她们的,也道出了护航官兵的共同心愿……(崔亚东解放军报记者刘亚迅特约记者代锋)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