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风俗习惯> 文章内容

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专题系列报道之三 引进高端人才

※发布时间:2017-1-4 12:08:04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员工们为买吾兰江买提努尔(左五)过生日

  新疆网讯(文/王蓓图/于国伟鲁渊)

  新疆的石榴久负盛名,饱满红艳,剥开石榴皮,一粒粒石榴籽晶莹如玛瑙,你挨着我,我靠着你,紧紧地簇拥在一起。

  在位于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北区工业园的新疆民族医药关键技术与工艺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研究中心”)也有一颗红艳夺目的“石榴”,那就是工程研究中心由汉族、维吾尔族、回族、哈萨克族组成的多民族高学历的精英团队。在这个团队里,各民族同事之间,团结互助,教学相长。工作中亦师亦友,生活中亲如家人,他们如同密不可分的石榴籽紧紧拥抱在一起,为了共同的事业,心手相连;为了共同的梦想,守望相助。

  梦想让他们心手相连

  工程研究中心由中科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和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联合建设,2012年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成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014年3月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作为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生物医药创新创业园的公益性技术服务单元,工程研究中心围绕新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需求,以科技创新为中心,致力于提升新疆乃至中亚地区医药产业的公益研究服务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推动以现代民族医药为特色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今年刚30岁的帕孜力江伊斯坎达尔是一名日本留学归国的研究生,学营养化学的他2014年来到工程研究中心,如今在提取中试车间工作。

  谈到来研究中心工作的理由,小伙子用简单的两句话作了回答:“工作开心”和“有发展前景”。同事间的和睦相处,一流的研究平台以及新疆生物医药产业良好的发展前景都给帕孜力江足够的信心在这里认真学习和工作。

  工程研究中心质量标准室的领队马庆苓是一个开朗活泼的回族女孩。2006年3月,当她第一次从山东来新疆旅游时就被新疆人的热情、好客深深吸引。来到中科院新疆理化所资源化学重点试验室参观,看到高效液相色谱仪、高分辨质谱等几十台大型的分析仪器时,马庆苓更是激动万分,这么好的科研平台正是她所向往的。

  回到山东后,马庆苓不顾家人和朋友的反对,毅然辞去了待遇很好的大学工作,独自来到新疆。

  这个让马庆苓热爱的团队,带给她的不仅仅是合作融洽的愉快和实验成功后的喜悦,还有家人般的关爱,各族同事对她生活上的关心和照顾,时常温暖着这个漂泊在外的异乡人。

  2016年1月,马庆苓因为胃病住进了自治区中医院,需要打全麻进行胃镜检查。检查当天,工程中心的维吾尔族同事祖母来提早早来到医院,那一天,祖母来提片刻不离地陪在马庆苓身边,帮她端水、打饭,陪她聊天。

  “我们平时关系很好,是好朋友,工作中我们有什么困难她经常帮助我们,她遇到困难的时候,我帮助她是理所当然的。就像自己家人生病了,那肯定是要去照顾的。”祖母来提说。

  如果说工作中,她们是因为共同的理想、事业而惺惺相惜,那么生活中,她们则是因为相互的关爱而变成了朋友甚至家人。

  在工程研究中心,茶歇间是每天中午最热闹的地方,大家围坐在一起,一边吃饭一边聊天,情感的交流在这间小小的房间内流淌。如果遇到同事过生日,总会有人自发地买来生日蛋糕,大家点上蜡烛,唱起生日歌,分享美味的蛋糕,那个时候,没有年龄、民族的界限,有的只是真诚的友谊和诚挚的祝福。

  助力政府推动产业发展

  在各民族同事团结一致、共同努力下,工程研究中心的凝聚力和创新力不断增强,在几年的时间里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骄人成绩。

  由工程中心自主研发的中药五类新药棉花花总黄酮及片剂已获得新疆首个国家五类新药临床批件,已完成新药大生产工艺验证,并成功转让给新疆维吾尔药业,该新药已进入临床试验。

  自主研发的石榴皮新药已按中药五类新药注册要求开始中试研究,已获得中药六类临床批件2项,完成19个中药新药标准研究,完成17个地方药材标准研究,获得9个维吾尔药化学标准品证书,实现维吾尔药化学对照品零的突破。开发出石榴皮多酚泡腾片、石榴皮多酚凝胶消毒制剂并取得批准文号,已获得6项食品标准批准文号。

  如今的工程研究中心,有科研及中试技术团队40人,其中“国家杰青”1人,“百人计划”1人,“千人计划”4人。博士学位人员占68%,硕士学位人员占20%。高级职称人员占24%,中级职称人员占45%。在这个全明星阵容的“梦之队”里,汉族25人,维吾尔族13人,回族1人,哈萨克族1人,少数民族占比近40%,是个名副其实的多民族大家庭。

  在这个大家庭中,有通过人才引进的高端人才,有留学归国的莘莘学子,也有南疆寻梦的青年……不同民族、不同经历的他们走到一起,为的是同一个目标——推动现代民族药业,发展新疆生物医药产业。

  据了解,自2013年开始,工程中心与新疆医科大学、新疆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开展广泛合作,三年来总共为35名少数民族学生提供了研究实践的学习机会。

  2015年,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员刘照胜指导新疆师范大学实习生喀力比努尔吾拉木进行的“翠雀花二萜类生物碱的分离分析研究”项目,以及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员阿吉艾克拜尔艾萨指导新疆师范大学实习生卡地尔江牙生做的“民族药的质量标准研究”项目分别获得了2015年“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计划”项目资助。

  工程研究中心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画面,亲切温暖,而民族团结的力量更是势不可挡,凝聚力、创新力都来自于内部团结的向心力。这个像石榴籽一样紧密团结在一起的团队,将带给新疆本地科研力量不断壮大、新疆民族药业腾飞发展的希望。

  设置首页-搜狗输入法-支付中心-搜狐招聘-广告服务-客服中心-联系方式-保护隐私权-AboutSOHU-公司介绍-网站地图-全部新闻-全部博文

  搜狐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