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风俗习惯> 文章内容

民风民俗_百度文库

※发布时间:2017-9-18 19:58:52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1.咸丸!东莞人冬至、除夕、元宵都吃。表示合家团圆之意.东莞咸丸用料精细、讲 究、糯米粉制作,随意捏成团,不加馅。用鸡作,佐以鱿鱼、虾米、冬菇、腊肉碎粒、 咸菜鲜甜美味,是东莞传统美食。 2.【冬果】:东莞人说的冬果绝非冬天的水果,其音为“终果”,是年终、过年用 的小食。春节时,冬果与瓜子、糖莲子、糖瓜条、糖椰角、糖椰片、糖木瓜等各种各样 的糖果,组成很有风俗特色的春节糖果。家家户户的八仙台上都摆有糖果盒(称全盒, 内多有和 8 个间隔),盒中必有冬果。冬果多用糯米制作,因为糯米椿成粉后,起 胶,坚韧,保留时间长,可以度过整个年节,时间达三个月久。饼家所制冬果品种极多, 一般有雪条、雪耳、雪符、雪扣、雪绳、雪球、通条、蛋扣(亦称鹅肠)、油榄、云耳、 云片(称粉片)。雪者熔白糖捣拌后,其色白如雪之谓也,其余的是未经上糖,保 持原色。冬果经猛油炸脆后,摊冻,熔糖,搅拌,再摊冻,擎分,放在空糖缸或龙埋里, 用布封住,随时可以取用。冬果制作的关键是浸米,需经二次浸泡和晒晾。浸泡时间长, 或遇到雨天,容易发霉变味。浸泡时间短,会特别坚硬,咬不动。冬果的糯米粉需人力 制作——椿粉。冬果在春节主要在于品尝居民制作冬果要小巧玲珑,雪条做得要小于末 指,才显得高雅雪耳、云耳都像小猴子耳朵般。雪符更讲究,符上有红粉作线,似古笺 身符一般。粉底是,像玉扣仔,炸出来像挂在身上的护。 3.【麻橛】:橛者,东莞人称之为一小段。麻橛是东莞春节前的传统小食。祖母(阿 嫲)多在制作炒米饼时,随手先做一些,给孙子解馋,人们戏称是“阿嫲从炒米饼中, 割出一些米,给小孙子吃”的小食,讹称麻葛。麻橛常常在炒糯米粉中,拌入炒花生(研 碎),更有芝麻。一粒粒麻橛大小相近,若 2—3 公分长,如榄尖形,即菱形,其色如 麻。一把麻橛在手,往往相桑相连,成方胜图案。菱形相套,中国民间称为方胜图案, 用于建筑、什器、服饰,妇女用作首饰,寓意为方正无邪,同心合意,优胜吉祥。因此 春节期间麻橛成为东莞人互相赠送的小食,互祝吉祥如意。 4..【鱼龙】:年二十四为小年晚有开龙、炸油角。俗语说“鱼龙是本,碌堆是利。” 家家户户少不了鱼龙、鱼龙即年糕。东莞风俗年糕叫“鱼龙”,取步步高升、取鱼跃龙 门之意。因多是出嫁女送娘家礼品或姑嫂姐妹、亲家互送礼品,亦写作“贻笼”。旧俗 不论,家家都有鱼龙、碌堆。富有的大些、用料好些。鱼龙制作讲究,用料精良。 先要浸糯米、磨粉、干粉,制粉最好在冬至节前做,叫冬前粉。在粉里加配料,咸的加 虾米、腊肉、金华火腿、油鸭等,熟前加枣在面上,以求早(枣)日高(糕)升。甜的 加黄糖即可,而今有的加瑶柱等。同样,熟后加红枣。为求体面,鱼龙越大越厚越好, 往往要炊一日一夜,而且非熟不可。半生不熟,被认为来年不顺,因此异常小心,十分 繁琐。 5.【松糕】:年二十五炊松糕,祈求来年高升。松糕亦用糯米粉做,将糖粉和入糯 粉中,栖入松糕格内。到一半时,放人花生米碎与糖粉。然后再栖满糯粉,蒸熟。新鲜 时松软香甜,美味可口。 6.【煎堆】:明农历正月十九日,东莞旧俗家家户户煎堆。煎堆,在广州、、 澳门等地,是指拳头大小、油炸糯粉团,表面满是芝麻的食品。东莞人称的煎堆,广州 人称作薄罉,是用糯米粉加糖、油炸花生碎、芝麻等,放到锅里用油煎成。若怕太糯、 太粘、吃后饱胀,可加 2—4 成粘粉。东莞煎堆以艾堆为最佳,正气、去湿毒。这种艾 是春头天越冬的稻田里野生出来的,常常是嫩绿的一片,枝头淡小花,采摘回来, 用滚水煮过,用刀斩碎,和糯米粉、糖,用油煎就。由于煎堆的做法最简单,一些来不 及做年果的人,除夕之日,只好最简便的方法做年果——煎煎堆,因此有“年晚煎堆 人 登黃旗山重阳登高可谓妇孺皆知,而春节登高可能就不那么出名了。事实上春节登高在岭 南地区还是较流行的。东莞黄旗山作为历史上的“岭南名山”,春节登此山者不 在少数。 去年登过黄旗山的东城李伯告诉记者,春节登高的首选地想必就是黄旗山。 不仅可以登山,还可以到黄旗古庙求神祈福。 大年三十晚吃完团年饭后,旗峰公园的人流便迅猛增加了。这些人中的大多 数,会在这里呆上一夜,期待着幸运之神眷顾,能在凌晨之时将头炷香给神 灵,祈求新的一年好运客家人“点灯”送祝福:农历新年到元宵节期间,樟木头客家人会举行“点灯”的仪式。凡是在过去 一年增添男丁的家庭,都会“点灯”,这一传统风俗延续到现在。今天,我们就 去看看客家人是如何点灯的。在樟木头田心洞,村民孙伯正在为孙子举行隆重的“点灯”仪式。点灯的“灯”,与客 家话中男丁的“丁”同音,寓意为“添丁”。 孙伯:“我做‘点灯’爷爷,我养了儿子,儿子养了我孙子,为孙子点灯的好日子,就 是点灯。” “点灯”是客家人一种古老的仪式,凡是在过去一年增添男丁的家庭,都会“点灯”。 仪式当天,要从祠堂里“请灯”,还要请麒麟“贺灯”,仪式之后宴请亲戚朋友,以这种形 式为新生男丁祈福。而在樟木头,“点灯”仪式一般会在年初六至元宵节期间举行,每条村 举办的日子不尽相同。 孙伯:“初六‘点灯’,十五‘结灯’,小孩子就快高长大,听听话话,聪明伶俐的意 思。” 据介绍, “点灯”习俗在客家人中代代相传已经有数千年,随着男女平等观念深入, 后人在传承传统民俗文化的同时,也赋予其新的含义。如今,“点灯”仪式不再是重男轻女 的一种表现大扫除习俗来源:踏入农历十二月,特别是接近过年的前几天,走在大街小巷触目可及的总少不 了那些躬身清洗家具打扫卫生的男男。虽然打扫卫生的时间是没有的,但多数人家 还是会看看日子才“动工”,老人尤其注重此细节。 打扫房舍,曰“扫尘”。但在莞城,如果留心的话,你会发现当地居民一般称“扫除”。 这里面还有点文章,原来莞城话的“尘”和“陈”音同,“莞城人中姓陈者不少,自家姓陈 的人自不愿意称‘扫陈’,不姓陈的居民也不想触陈姓友邻的霉头,于是乎大家约定俗成地 叫了‘扫除’”。莞城的陈先生说。 祈求蕴意:大扫除(广东话称“洗邋遢”)象征除旧迎新。需要注意的是,扫把往往被认 为是不洁之物,所以年廿八大扫除之后,各户人家会将扫把收好。扫地则由大门向屋内扫, 寓意将财扫入自家宅第。而且春节期间的垃圾是不能丢的,否则被认为是“丢财”,要等到 年过了,一般是年初六之后,才会扔垃圾。 此外,家中小件物品和摆设,能换新的一般家庭都会换,一来本身小件物品不耐用、二 来价格不贵、三来寓意辞旧迎新。舞麒麟麒麟,是中国古籍中记载的一种动物,与凤、龟、龙共称为“四灵”。麒麟是我国民间 的传说中的仁兽、瑞兽,象征吉祥、喜庆。客家人有过春节舞麒麟拜年的习俗,在过去的农 村,几乎整个正月期间,都会有各村的麒麟队彼此到各家各户拜年,村中小孩则尾随麒麟队 穿街过巷。当麒麟拜过年后,户主要点燃鞭炮,并给舞麒麟队一个红包,这和潮汕人舞虎狮 类似。 凤岗镇以客家人居多,全镇 12 条村中就有 10 条村是讲客家话的。“在过去,过年舞麒 麟在凤岗民间很活跃。”凤岗镇宣传办主任邓岳良说,最近这些年则相对冷了很多。当地很 多年老的村民表示挺怀念当年麒麟穿街过巷拜年的情景。 今年的大年初一,在凤岗文化广场,目睹了客家麒麟。从大年初二开始,这十几只麒麟 将到各村继续拜年,给这个春节增添祥瑞之气。 迎春纳福大年除夕,也就是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这天,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贴门神,贴大吉, 贴年画等等,而且人们还常常将“福”字倒着贴,寓意“福到了”。这些就是我们中华民族 的传统习俗,“迎新春,纳新福”。 贴春联 纳新福 一早,塘厦林村村民李建开一家老小就开始忙活着贴春联、贴门神等,迎接新年的到来。 居民李建开:“贴春联这些就是每年年三十一大早起来就贴了,贴这个习俗因为我都贴 了有 20 多年了, 这个习俗按照老人的说法就是希望来年有这个美好的愿意, 还有图个装饰好 看、美观那些。” 春联亦名“门对”、“春贴”,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故名春联。春联的来 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来渐渐发展成为春联。旧时春联是用毛笔手 写的,内容多是:五福临门,大吉大利,吉星高照之类的吉祥语。如今,家家户户、各行各 行都会在农历十二月的最后一天贴上春联,寓意新年新气象,迎春接福。 挂年画 图吉祥 除了春联,中国人还喜欢贴门神、贴大“吉”字,以取吉利。有些人家还会贴上《金童 玉女》、《五谷丰登》等年画寄寓着美好愿意,同时还有挂中国结、挂大红灯笼等,寓意喜 庆。吃盆菜 庆团圆盆菜也称为大盘菜, 顾名思义就是用大大的盘或盆等容器, 将食物都放到里面, 和在一起, 融汇出一种特有滋味。由于地域不同,盆菜里面的菜肴也大不相同。 民俗专家张铁文:“客家盆菜以鹅为主,水乡沿海地方,特别是沿海地方用海鲜,水乡 用水产,各个地方做得盆菜是不同的。” 盆菜起源 感念 盆菜最早起源宋代,具体情节有两个版本,其中一个版本是与宋末大将文天祥有关。传 说文天祥及麾下被元兵追杀逃至现在属于东莞的滩头,当地善良的百姓感念,把自家储 备的肉、菜,以及现捕的鱼虾拿出来招待他们。 民俗专家张铁文:“东莞是比较富裕之乡、鱼米之乡,粮食都可以供应,但是突然来了 几十万人,当时来讲是东莞十倍的人口,粮食虽然有,但碗筷特别是装菜的盆却没有,因此, 大家发明将煮好的菜倒到盆里,就不需要那么多碗了,宋兵吃后觉得很好吃,这样就有了吃 盆菜。” 大型 其乐融融 千百年来,盆菜的内容不断演化。古代盆菜是用传统方法泡制,主要采用南乳、面豉酱 等作调味。而近代的盆菜一般用豆瓣酱等来烹制,绝不添加味精之类的调味剂。也许有人会 问为什么现在到饭店吃盆菜都要提前预订,原因很简单,只因烹煮传统盘菜是相当繁复和辛 劳的工作,单是材料准备就颇费功夫。也正是因此,盆菜往往适合人数众多的大型聚餐。 民俗专家张铁文:“到春节或者春节前或者春节来得朋友比较多,索性成了传 统,用盆菜来过年,年三十晚上,整条村过年就用盆菜,一条村,不是一家,或者 大单位,他们就吃盆菜,不是一家人吃的,一家人(人少)不需要吃盆菜。” 东莞的春节习俗吃团年饭 家家户户的住宅打扮得焕然一新后,除夕将至。于是,主妇们便忙着准备做一年之中最丰盛、最富意义的团年饭。团年饭,顾名思义,是一家 在过年时欢聚在一起吃饭,连故去的老祖也不忘记的。因此,家家户户做好团 年饭之后,首先必须“拜老公”(祭祖)。祭祖时,应该将代表祖的香炉从 神龛上请下来安放在供桌上,然后焚香祷祝,请祖用餐。然后长幼依序跪拜, 这充分表现出慎终追远、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祭毕,将祭祖用的饭菜重新热 过,设大桌于大厅,一家人团团围坚,这是每个家庭大团圆的美好时刻。一家人 不论平时天各一方,或者平时有多少疙瘩,这个时候也应该欢声笑语,不能说伤 心事或吵闹。 用过晚餐,家中主妇就忙着饭桌,于是,一场大清扫活动便开始了。这一次清扫不用很讲究,纯粹是为了清洁卫生而已,不像年底的那一 场,必须用松枝掇草扫刷。然后便生炉起火,开始准备明天祭神的供品--斋菜。 斋菜的种类很多,有芋头做的,有番薯做的,也有的是用枣子做的,有的则是用 花生米、芋头与番薯合起来做的。做斋菜的料都应该在下午时就准备完毕,让其 晾干。炸斋菜时,等炉火生好的时候,放上一口铁锅,注上大量花生油。等油沸 时,用这些料子拌以粉浆往锅里一放,它就在油锅里吱吱地冒气泡。熟时,黄澄 澄、香喷喷地格外诱人。送压岁钱 送压岁钱是春节习俗中重要的一项,长辈要分钱给后辈。按东莞习俗,只要未结婚,都能得到长辈的压岁钱。这些钱不能 直愣愣地送,而要很讲究地装在一个利市包中,或者用一块红纸包看。这俗称为 “压肚腰”,意谓一年从头到尾,腰包里都会满满实实、富富裕裕。特别有趣的 是,小孩临睡前,父母必将一张大面值钞票放在小孩肚兜中,睡醒后即将钞票取 回。蛋卷炸年果然后许多人家要做蛋卷炸年果:过年家家都买许多年货,而老一 辈会自己动手做蛋卷和炸年果。在打好的蛋液里放大量白糖,再放适量面粉和匀, 舀一勺放在平底锅里摊成薄饼,必须趁热把它卷成细卷儿,放凉了就成了酥脆可 口的蛋卷了。 年果是用米粉为主,也是要加很多糖,做成各种花式的小饼,然后放在油里炸成金,放凉了收在饼干桶里,过年时可以待客。现在自己动 手做的已很少了,商店里卖的比自己做的更好吃。 拜年,送大桔 大年初一亲戚们互相拜年,年初二是出嫁女回门给娘家拜年。东莞人说他们过年一般是 不去同事家拜年的,这和北方多数地方的风俗不同。而且东莞老人都还要准备些 祭神的东西,象什么金鸡金猪,还有酒水,节日前后常常会见到老人家把这些东 西摆在门口上祭,还有地上洒下的祭酒的痕迹等等,过节的气氛很浓 拜年,又称为“拜正”。初一一早,人们起床穿好新衣后,第一件事是自家对拜,往往 是后辈先祝福长辈,然后长辈再给后辈晓以期望。早饭后,就各自向自己的亲朋 好友拜年。俗谚说:“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说的是拜年越 早越见其诚意。故此,有的人起床后就立刻向亲戚朋友拜年去了,回来后才吃饭。 拜年的人,无论带了多少礼物,其中大桔是不可少的。大桔取其谐音“大吉”, 带多带少都没有关系,但是不能是奇数。拜年者进了亲友的门,应该看不同对象 说不同的祝语。对老人说“新春如意”“寿比南山”,老人会咧开没牙的嘴笑; 对有工作的人则说“工作顺利”、“新年进步”,听的人会觉得十分顺耳;如果 是做生意的人,最中听的莫过于“新年大赚”、“发财利市”了;如果是正在读 书的小孩,他们最希望的莫过于新年学习进步、成绩突出。送他们这种祝语,他 们会对你十分友善。落座后,主人会殷勤沏上工夫茶待客。临走,主人便会从来 者的礼物中留下两个大桔,然后取出自家大桔交换,意在互赠吉祥。有好诣诙谐 者新正出门给人拜年,往往只在裤兜里装上两个大桔,一一拜年后,裤兜里依然 是装着两个大桔不变。 因此, 民间有善诣者称年初的拜年礼俗为 “换柑运动” 。逛 花市过年家家户户都要插上各种鲜花。买鲜花一般都是在年二十八、九、三十这 几天去花市买。广州和的花市在年三十那天一直开到午夜,而东莞的花市往 往年三十下午就散了,所以大家大多是最后一天上午去逛花市买鲜花的。 那天花市上人头涌涌,热闹非凡,除了摆满了各种各样五彩缤纷的鲜花外,还有不 少卖花瓶的,也有卖碗碟的,供人们过年更新呀!还有卖春联、年画和各种“大 吉”、“福”字的,花样繁多,人们买回家不但在门口贴春联,在大门和房门上 贴“福”字,有的还倒着贴,取其“福到”的谐音;并且在楼梯间墙上贴“上下 平安”,甚至在花盆上也贴上“迎春接福”。花市卖小金鱼的最受孩子们欢迎, 他们看见就非买不可了。还有东莞还有一种“爆竹花”,每到春节前后都开得满 树红红的一串串,非常神似! 花市还有一个特点是桃花一片红,许多人家都爱买一棵桃花回去插在大花瓶里,可以一直开到正月十五。如果气温合适的话, 整棵桃花全都盛开,预示来年各业兴旺,大家更是喜气洋洋。过年还有一样是家 家必买的,那就是大桔。所谓大桔实际是一种小桔子树,经花农的培育到春节时 硕果累累,象征着来年大丰收。不少人还在大桔树上挂上红色的利是封,随风飘 动,更增加了节日气氛。半夜 11 时开始放鞭炮 三十晚上全家团圆吃年夜饭是各地都相同的,而东莞在新的一年来到之前约 11 点钟开始放鞭炮是比较特殊的。 而且东莞本地的特产鞭炮又大又响,过年放的鞭炮还特别长,号称十万头、二十 万头甚至上百万头,一条鞭炮能燃放半个小时!11 点一到,全城鞭炮声响成一片, 简直连对面说话都听不到了。年初一至初三,每天晚上都要放,此起彼伏的响声 要延续到凌晨 2 点多,没停多久,到 3 点多就又开始进入新的了。东莞的鞭 炮又全是用红纸做的,放完后满地一片红,也是寓意来年红红火火。现在平日城 区是燃放鞭炮的,但年初一至初三例外开禁。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