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祁连县新城区文化广场东北角,有一盏由五个可爱“石榴”组成的石榴花灯,花灯背后的拱门上镶嵌着“各民族要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十六个字,像这样以民族团结为内容的宣传制作品有很多,走在祁连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
祁连县有“青海北大门”之称,辖4乡3镇45个行政村,有汉、藏、回、蒙古、撒拉、裕固等16个民族,全县总人口52000多人,少数民族占比达80.66%。为确保民族地区持久和谐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繁荣发展,有效改善城乡生产生活条件,提升各族人民群众幸福指数,齐心协力共筑美好祁连“中国梦”。祁连县按照省、州相关决策部署,于2013年8月正式启动民族团结示范县创建活动,并于2015年底顺利通过国家考核验收。2016年起,根据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第二步”战略,全面启动全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五年再提升”创建活动。目前,参与创建的单位有164家,其中乡镇7个,村、社区48个,机关单位38家,部队3家,学校13所,教36座,省州驻县单位14家,规模企业3家,市场2家,创建达标率均为100%。
“从东边的门源至南面的刚察、海西,再由西南天峻至北边的民乐县,在它们之间坐落的是一座古老小城,就在这个小小的地方,孕育着不同民族的孩子。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他们用不同的语言,编织对这小城的祝愿,共同延续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史,他们用热情和才华,抒发着对生活的向往,他们用歌声和舞步书写着心中那不住的喜悦,他们用热情好客的态度去诠释民族友爱的真谛。在这片土地上,汇聚着各民族的希望和那炽热的爱国心。各民族共同连成一条根,各民族共同一炉钢。各民族将心连在一起,彼此深爱”这是祁连县去年7月开展的全县干部职工和中小学“民族团结在我心中”征文比赛中的一篇优秀作品,作者是海北藏族自治州第三高级中学高一(3)班的马雅婷。从这篇作品中,可以感受到孩子们深知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近年来,祁连县各中小学以文化进校园活动为载体,加快民族特色教育发展,开展了各中小学校园文化艺术节,形成了“一校一特色,一校一品牌”的良好氛围。祁连县寄宿制民族小学以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增强了师生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同感及民族团结的责任感。在日常教学中有机渗透民族团结教育的同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开设民族团结课。通过教材的讲授和阅读,让学生从中了解国情、省情及县情,培养爱国热情,从小在心灵上塑造民族团结的意识。祁连县第一完全小学则开展“民族团结手抄报”“民族团结绘画”及小手拉大手等亲子活动,让学生和家长更深地认知民族团结的重要性,通过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营造全民参与民族团结创建的良好氛围。祁连县民族中学积极将各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有机融入到工作中,在广大师生中积极开展“九个一”主题实践活动,其中“赞美民族团结、赞美幸福生活”为主题的征文比赛,要求学生与家庭共同讨论、共同制定一个创建和谐团结之家的家庭计划或家庭公约,学生尝试一次到不同民族学生家住一住,感受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以民族团结为主题,在学生中开展“唱一支红歌,传诵一首诗词,绘制一幅图画”活动。
祁连县民族团结创建办主任杨文寿说:“学校通过各种民族团结宣传教育,让学生们能够深刻地认识到我国是一个团结奋进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组成了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哪一个民族都缺一不可。学生们对各民族的生活习俗加深了解,认识到各民族之间应平等对待,和谐相处。尊重民族、团结民族的意识在他们心底扎根。”
近年来,祁连县按照党和国家的民族方针、政策,“创新、协调、绿色、、共享”五大发展,着力幸福、和谐、美丽“三个家园”建设,全面落实省委各项决策部署,特别是坚定“从人口小省向民族团结进步大省转变”,认真履行党委抓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重大主体责任,不断创新举措,狠抓落实,有力巩固、提升了示范县创建。
据祁连县委常委、部部长周有全介绍,祁连县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完善创建机制,开创了齐抓共管的新局面。将日常宣传教育、干部队伍建设、社会综合治理、联系服务群众、生态环保、扶贫攻坚等融为一体。县目标办每年与各乡镇党委、县直机关部门单位签订含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在内的年度目标责任书,要求各单位根据责任清单认领各自目标任务,年终进行综合考核。全县上下创建工作“一盘棋”思想,定期召开创建工作联席会议,齐抓共管、相互协调、依理、共同推进、率先垂范,了社会和谐稳定,开创了祁连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局面。
“自祁连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五年再提升创建工作启动以来,县委县高度重视,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纳入全县四项重大任务和五个主题责任之中,与党建、意识形态、精准扶贫等重点工作同部署、同督察、同考核,有力提升了各地区、部门、单位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重视力度。”周有全说。
据了解,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五年再提升”创建工作中,祁连县各乡镇、部门、单位在借鉴示范县创建工作经验基础上,大胆创新,努力提升服务群众能力,使创建工作更接地气,更具活力。其中,乡镇零距离“大走访” “千户连心档案” “爱心彩虹桥+APP手机村务通” “民族团结一家亲” “五送五同” “六进六创”等特色亮点活动,在联系服务群众、发现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管理等方面切实发挥了重大作用,巩固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的,夯实了“五年再提升”的基础。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一项长期、持久、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保持地区、部门、行业之间的密切协作,才能凝聚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强大合力。
祁连县近年来以开展“卫生城镇”“美德乡村”“美德社区”创建活动和“五好五优”教、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五星级文明户”“最美祁连人”等评选活动为支撑,在全县范围大力培育选树先进典型并发挥其表率、标杆作用,使各族群众的民族团结进步意识和乡村整体文明程度得到了明显提升。
通过大力争取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城乡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唐卡制作、藏绣、掐丝工艺等民族文化产业呈良性发展, “郭米则柔” “阿柔逗曲”等非遗精品有效和传承,《天境祁连》大型民族歌舞剧和丰富多彩的广场民族文化活动迭起,地方民族民俗文化的魅力更加凸显。文化的繁荣发展,有力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只有拼出来的成功,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周有全说,祁连在创建工作中非常注重方式方法,特别是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引领作用,通过支部联建、军企共建、行业同建、异地援建,把创建工作与党建和业务工大张伟经纪人刘迎作有机结合起来,统筹规划、统一安排、全面推进,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精准脱贫等方面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合力,农牧区“造血”“输血”功能明显提升,内生驱动力显著增强,创建“九进”活动更符合县情、更贴近实际、更融入群众。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从阿柔大寺到“最美祁连人”元旦才项家,从“东方”的县城八宝镇到高寒极地八一冰川,从野牛沟乡的草原风情节会场到第一小学的民族团结教育课堂,不论是在乡镇、学校、机关、社区、教,还是大街小巷、草原深处,处处都能感受到和谐和美的氛围。在“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旋律下,祁连各族人民团结奋进,开拓创新,不断强大的正能量,引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向健康、快速的轨道挺进。(滕继伦 马智尧 聂文虎 )
本文由来源于财鼎国际(http://cdgw.hengpunai.cn:27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