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 - 国搜百科

※发布时间:2016-12-19 15:47:39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编辑词条

  收藏词条

  我要更新

  我要纠错

  雾霾——天气现象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雾和霾的区别十分大。霾的意思是灰霾(烟霞),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视觉障碍的叫霾。霾与雾的区别在于发生霾时相对湿度不大,而雾中的相对湿度是饱和的(如有大量凝结核存在时,相对湿度不一定达到100%就可能出现饱和)。一般相对湿度小于8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造成的,相对湿度大于9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雾造成的,相对湿度介于80-90%之间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和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

  雾霾

  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多出现于秋冬季节,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雾的存在会降低空气透明度,使能见度恶化,如果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00米以内,就将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或凝华)物的天气现象称为雾(Fog)。

  霾(mái),也称灰霾(烟雾)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也能使大气混浊。将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在1000-10000米的这种现象称为轻雾或霭(Mist)。形成雾时大气湿度应该是饱和的(如有大量凝结核存在时,相对湿度不一定达到100%就可能出现饱和)。由于液态水或冰晶组成的雾散射的光与波长关系不大,因而雾看起来呈乳白色或青白色和灰色。

  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中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霾是由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组成的。它也能使大气浑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如果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0米时,将这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称为霾(Haze)或灰霾(Dust-haze),香港天文台称烟霞(Haze)。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主要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最后一项颗粒物才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灰蒙蒙的。颗粒物的英文缩写为PM,北京监测的是PM2.5,也就是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污染物颗粒。

  雾霾主要由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组成,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阴沉灰暗。颗粒物的英文缩写为PM,北京监测的是细颗粒物(PM2.5),也就是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污染物颗粒。这种颗粒本身既是一种污染物,又是重金属、多环芳烃等有毒物质的载体。

  霾粒子的分布比较均匀,而且灰霾粒子的尺度比较小,从0.001微米到10微米,平均直径大约在1-2微米左右,肉眼看不到空中飘浮的颗粒物。由于灰尘、硫酸、硝酸等粒子组成的霾,其散射波长较长的光比较多,因而霾看起来呈黄色或橙灰色。

  (1)不利气象条件。雾霾天气的形成取决于两个条件——静温和大气湿度。当气象条件处于一种静止的状态,没有冷空气活动时,整个地区都会处于一个静温状态。在没有大气对流的情况下,就导致污染扩散不出去,所以就形成了一个污染物逐渐累积的过程。加之大气湿度比较大,最终导致了高浓度PM2.5污染的产生。

  (2)污染物排放。污染物排放主要和粗放的生产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细颗粒物(PM2.5)是严重影响环境能见度和人体健康的污染物,也是造成灰霾天气的主要原因。经分析,煤燃烧、机动车尾气排放、生物质燃烧等各类源都对细颗粒物(PM2.5)的生成有贡献。一是机动车排放的大量细颗粒物、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二是燃煤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三是油品挥发等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这些气态污染物会在大气环境中发生一系列光化学反应,生成二次颗粒物,比如硫酸盐、硝酸盐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等,这些二次颗粒物是PM2.5的主要来源。

  数据报告

  2012年至2016年,北京市出台系列大气污染防治措施,使北京大气PM2.5中砷、铅和镉三种致癌重金属元素质量比分别下降了85.9%、48.9%和40.7%,其中与煤炭燃烧密切相关的砷改善最为显著。

  2016年11月14日,知名国际环保组织与北京环境诱变剂学会潘小川教授合作发布发布的《北京采暖季大气中致癌重金属组分差异研究报告》提到了这些数据。

  实验分别于2012—2013年、2015—2016年两个冬季采暖期对北京市大气中PM2.5进行取样,分析其重金属含量差异。

  采样分析数据显示,2012—2013年北京PM2.5中重金属砷、铅、镉的质量比分别为0.128‰,1.816‰和0.027‰;而在2015—2016年三种重金属质量比降至0.018‰,0.928‰,0.016‰,三种重金属在PM2.5中含量均大幅降低。

  “砷、铅、镉三种重金属元素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都有年均浓度限值要求,长期暴露于这些物质对人体健康有明确不良影响,其中砷、镉属一级人类致癌物。”潘小川说。

  2014年起北京陆续关闭3座主要燃煤电厂,并大幅减少燃煤消费量。《北京环境保护公报》显示,主要来源于煤炭燃烧的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2015年均浓度相比2013年下降了49.1%。煤炭燃烧也是重金属砷的重要排放源。

  《报告》建议北京继续推进无煤化,还应提高城区公共交通比例等,减少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全国其他人口密集型、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大型城市及周边地区,应加快燃煤减排工作力度等。

  “致癌重金属砷和二氧化硫浓度大幅下降表明,北京一系列治霾措施已初见成效。但对人体危害不仅来源于砷、铅、镉这三种致癌重金属,还有苯丙芘等致癌物。”该环保组织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董连赛说,“为保护公众健康,北京应继续加强污染治理进度,力争在年实现空气质量达标。”

  社科院报告:河北是北京雾霾最大区域输入来源

  2016年11月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经济学模拟联合实验室组织撰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6)》称,根据对京津冀主要污染排放的分析,北京最大雾霾污染源来自河北。

  这份报告指出,以2012年-2013年为例,根据北京市环保局发布的数据来看,北京市PM2.5来源中,外来污染的贡献占到了28%-36%,在一些特定的空气重污染过程中,通过区域传输进京的PM2.5甚至会占到总量的50%以上,根据对京津冀主要污染排放的分析,扣除京津冀三地之间的互相传输,河北省仍是最大的区域传输来源,京津冀地区雾霾治理任重道远。

  雾霾

  霾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包括数百种大气化学颗粒物质。其中有害健康的主要是直径小于10微米的气溶胶粒子,如矿物颗粒物、海盐、硫酸盐、硝酸盐、有机气溶胶粒子、燃料和汽车废气等,它能直接进入并粘附在人体呼吸道和肺泡中。

  尤其是亚微米粒子会分别沉积于上、下呼吸道和肺泡中,引起急性鼻炎和急性支气管炎等病症。对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雾霾天气可使病情急性发作或急性加重。如果长期处于这种环境还会诱发肺癌。

  2、影响心血管系统

  雾霾天对人体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也很严重,会阻碍正常的血液循环,导致心血管病、高血压、冠心病、脑溢血,可能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另外,浓雾天气压比较低,人会产生一种烦躁的感觉,血压自然会有所增高。

  再一方面雾天往往气温较低,一些高血压、冠心病患者从温暖的室内突然走到寒冷的室外,血管热胀冷缩,也可使血压升高,导致中风、心肌梗死的发生。所以心脑血病患者一定要按时服药小心应对。

  3、影响生殖系统

  雾霾上附着很多重金属及多环芳烃等有害物,易导致胎儿发育迟缓和低体重儿。有毒物可以跳过胎盘,直接影响胎儿,特别是妊娠早期。

  4、影响儿童健康成长

  雾霾天气还可导致近地层紫外线的减弱,由于雾天日照减少,儿童紫外线照射不足,体内维生素D生成不足,对钙的吸收大大减少,严重的会引起婴儿佝偻病、儿童生长减慢有条件的可以使用负离子维C机并且在有雾霾天气时少开窗。

  孩子的呼吸道相比成年人来说抵抗免疫力较低,雾霾中含的有害有毒物质一旦被孩子吸入,就会刺激他的呼吸道黏膜,引起呼吸系统的各种疾病;此外,伴随着今冬天气偏暖,各种细菌病毒异常活跃,伴随着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进入到肺中,也会诱发一些相关的疾病,主要是呼吸道感染以及过敏性疾病。

  5、影响心理健康

  专家指出,持续大雾天对人的心理和身体都有影响,从心理上说,大雾天会给人造成沉闷、压抑的感受,会刺激或者加剧心理抑郁的状态。此外,由于雾天光线较弱及导致的低气压,有些人在雾天会产生精神懒散、情绪低落的现象。

  6、影响交通安全

  出现霾天气时,视野能见度低,空气质量差,容易引起交通阻塞,发生交通事故。

  2016年11月,显微摄影师、天文摄影师、科普作家放出了一组照片,通过显微镜将雾霾颗粒放大1000倍。在微观角度上看,霾颗粒的形状各异,有复合体,有生物颗粒,有矿物质的,看上去触目惊心。他们有的是复合体,有的是生物颗粒,有的是矿物质,形状各异。这些颗粒不全是pm2.5。周围的小颗粒可以达到PM2.5的尺度,而大颗粒可以达到PM10甚至PM20的尺度。

  微观形态

  在显微镜中,倍率是用物镜倍率X目镜倍率,摄影师用的是40倍镜头+2.5增倍拍摄,如果用目镜看,就是1000倍。如果单纯讲拍摄的物理放大倍率,是100倍。样本是将载玻片放在户外,暴露12小时得到。

  1、雾霾天气尽量减少外出,外出时可戴棉质口罩来预防呼吸道受雾天“污染”。外出归来及时清洗脸部及裸露皮肤,也可清水冲洗鼻腔。

  2、雾霾天气尽量减少去人多地方,一些地方空气流通差易造成呼吸系统疾病交叉感染。

  3、雾霾天气晨练除了可以导致呼吸系统疾病亦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出现。

  4、平时多饮水、清淡饮食、多进食新鲜的蔬菜水果,坚强锻炼,增强免疫力。

  雾霾

  (2)控制城市扬尘。一是建筑工地室外施工一律暂停,建筑渣土停运,并采取洒水降尘等措施;二是采用先进的环卫保洁模式,加大对城市主、次干道、重要路段的冲洗频次;三是严厉查处未密闭或漏撒的运输车辆。

  (3)重点污染企业停产或限产。燃煤电厂要采取燃用低硫优质煤及提高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效率等措施,削减污染物排放30%;其它燃煤企业原则上暂停运行;取缔建成区内20吨以下直燃煤锅炉。

  (4)减少有机废气排放。加油站、油罐车和储油库,未完成油气回收治理或治理后不达标的,停止使用;其它排放挥发性有机物的单位,未达到排放标准的停产治理;严厉查处露天烧烤等一切排放有机废气的行为。

  (5)个人防范措施。一是外出戴口罩可以有效防止粉尘颗粒进入体内;二是雾霾天气少开窗;三是饮食清淡多喝水;四是适量补充维生素D。

  雾霾黄色预警信号

  12小时内可能出现能见度小于3000米的霾,或者已经出现能见度小于3000米的霾且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驾驶人员小心驾驶;

  2.因空气质量明显降低,人员需适当防护;

  3.呼吸道疾病患者尽量减少外出,外出时可带上口罩。

  橙色预警

  霾的天气预报信号含义:

  6小时内可能出现能见度小于2000米的霾,或者已经出现能见度小于2000米的霾且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机场、高速公路、轮渡码头等单位加强交通管理,保障安全;

  2.驾驶人员谨慎驾驶;

  3.空气质量差,人员需适当防护;

  4.人员减少户外活动,呼吸道疾病患者尽量避免外出,外出时可带上口罩。

  红色预警

  霾红色预警信号标准:预计24小时内可能出现下列条件之一或实况已达到下列条件之一并可能持续:(1)能见度小于1000米且相对湿度小于等于80%。(2)能见度小于1000米且相对湿度大于80%,PM2.5大于等于500微克/立方米且小于700微克/立方米。(3)PM2.5大于等于700微克/立方米

  防御指南:

  当出现红色预警时候,能见度低而且污染严重应带上医用口罩或者PM2.5口罩,应减少外出了。

  高速公路会封闭,驾驶人员谨慎驾驶。

  雾和霾相同之处都是视程障碍物。

  但雾与霾的形成原因和条件却有很大的差别。雾是浮游在空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形成条件要具备较高的水汽饱和因素。

  一般相对湿度小于8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造成的,相对湿度大于9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雾造成的,相对湿度介于80-90%之间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雾和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霾的厚度比较大,可达1-3公里左右。

  出现雾时空气相对湿度常达100%或接近100%。雾有随着空气湿度的日变化而出现早晚较常见或加浓,白天相对减轻甚至消失的现象。出现雾时有效水平能见度小于1KM。当有效水平能见度1-10KM时称为轻雾。雾是指大气中因悬浮的水汽凝结,能见度低于1公里时的天气现象。

  霾在发生时相对湿度不大,而雾中的相对湿度是饱和的(如有大量凝结核存在时,相对湿度不一定达到100%就可能出现饱和)。霾是由汽车尾气等污染物造成的。相对湿度介于80-90%之间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和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

  当水汽凝结加剧、空气湿度增大时,霾就会转化为雾。霾与雾的区别在于发生霾时相对湿度不大,而雾中的相对湿度是饱和的(如有大量凝结核存在时,相对湿度不一定达到100%就可能出现饱和)。

  其实雾与霾从某种角度来说是有很大差别的。比如:出现雾时空气潮湿;出现霾时空气则相对干燥,空气相对湿度通常在60%以下。其形成原因是由于大量极细微的尘粒、烟粒、盐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有效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的空气混蚀的现象。符号为“∞”。霾的日变化一般不明显。当气团没有大的变化,空气团较稳定时,持续出现时间较长,有时可持续10天以上。由于雾霾、轻雾、沙尘暴、扬沙、浮尘等天气现象,都是因浮游在空中大量极微细的尘粒或烟粒等影响致使有效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有时使气象专业人员都难于区分。必须结合天气背景、天空状况、空气湿度、颜色气味及卫星监测等因素来综合分析判断,才能得出正确结论,而且雾和霾的天气现象有时可以相互转换的。霾在吸入人的呼吸道后对人体有害,如长期吸入,严重者会导致死亡。

  英国

  1.自行车代替汽车

  1956年,英国颁布了《清洁空气法案》,主要立足点在减少煤炭用量。为此,英国政府大规模改造城市居民的传统炉灶,并在冬季采取集中供暖,将烧煤大户发电厂和重工业迁往郊区。他们又颁布法令,要求工厂按更高标准建立烟囱。

  到20世纪80年代,英国治理污染的重点为治理汽车尾气。政府要求所有新车都必须加装催化剂以减少氮氧化合物排放,又针对私家车征收天价的进城费和停车费,控制私车流。同时,政府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公共交通和绿色交通。伦敦计划在2015年前建立2.5万套电动车充电装置,电动汽车买主将享受高额返利,并免交汽车碳排放税,甚至免费停车。自行车交通也被政府作为支柱,计划建设12条自行车高速公路。英国的高官们都以身作则,控制公务用车。2009年的一天,首相卡梅伦骑自行车上班,而副首相克莱格则在坐地铁。

  2.绿化带是城市3倍

  此外,加强绿化也是治理大气污染的重要手段。在人口稠密的伦敦,人均绿化面积高达24平方米,城市外围还建有大型环形绿化带,面积达数千平方公里,几乎是城市面积3倍。今日的伦敦,大雾天气已经从100余年前的每年90天,减少为不到10天。

  3.可用手机查污染

  英国政府也重视将空气质量信息向民众实时通报。官方网络不但发布大伦敦地区实时空气质量数据以及各污染物每小时的浓度和一周趋势图,还专门开发了google的地球图层,民众下载相关软件后,即可直观地看到英国本土所有监测点各污染物的数值和趋势。民众既可通过PC机浏览,也可通过手机应用软件随时查询。

  美国

  1.划区域管理

  美国采取区域环境管理框架,打破州的界限,依据地理和社会经济,将全国划分成十个大的地理区域,设立区域办公室,进行统一管理。环保机构有权进行立法、执法、处罚,并通过强制执行手段和监控、技术改进等相结合的方式协调开展工作。比如加州一带的环保机关,制定并推行空气质量管理计划,借助排污许可、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等方式,促进减排,终于在八十年代降低了洛杉矶的臭氧浓度。

  1990年,《清洁空气法案》修正案通过,同时臭氧污染严重的各州联合建立了“臭氧传输协会”,制定相关减排标准并督促实施,覆盖美国20多个州和加拿大东部各省,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2.实时监测小颗粒

  美国环保署1997年根据《清洁空气法案》,又设立了专门针对大气PM2.5含量的标准,以便更好检测过去被忽略的这类细小颗粒物。美国对PM2.5的管理重点是严密监控、实时公开、立法规范。

  他们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了数以千计的颗粒物检测站点。环保署的官方网站,面向公众告知测得的空气质量指数。其中PM2.5参数每小时更新一次。为了更直观,网站通常通过六种颜色表示空气污染情况。绿色表示“良好”,黄色、橙色、红色、紫色依次加重,酱红色则表示“危险”。民众还可要求环保署通过电子邮件发送指定地域的空气质量。

  雾霾的治理不单单要考政府,也要依靠个人意识,如果政府在治理,人们却在背地里破坏,那么无论如何质量都不能治本,所以只有人人有了治理的意识才能真正治理掉雾霾。

  1930年比利时马斯河谷雾霾事件:马斯河谷,是比利时境内马斯河旁的一段长约24公里的河谷地段。马斯河谷地区是一个重要的工业区,建有3个炼油厂、3个金属冶炼厂、4个玻璃厂和3个炼锌厂,还有电力、硫酸、化肥厂和石灰窑炉,工业区全部处于狭窄的盆地中。1930年12月1-15日,整个比利时大雾笼罩,气候反常。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马斯河谷的上空出现了很强的逆温层。通常,气流上升越高,气温越低。但当气候反常时,低层空气温度就会比高层空气温度还低,发生“气温的逆转”现象,这种逆转的大气层叫做“逆转层”。逆转层会抑制烟雾的升腾,使大气中烟尘积存不散,在逆转层下积蓄起来,无法对流交换,造成大气污染现象。在这种逆温层和大雾的作用下,马斯河谷工业区内13个工厂排放的大量烟雾弥漫在河谷上空无法扩散,有害气体在大气层中越积越厚,其积存量接近危害健康的极限。第三天开始,在二氧化硫和其他几种有害气体以及粉尘污染的综合作用下,河谷工业区有上千人发生呼吸道疾病,症状表现为:胸疼、咳嗽、流泪、咽痛、声嘶、恶心、呕吐、呼吸困难。一个星期内就有60多人死亡,是同期正常死亡人数的十多倍。其中以心脏病、肺病患者死亡率最高。许多家畜也未能幸免于难,纷纷死去。

  伦敦大雾中指挥交通的警察

  1940年代美国洛杉矶光化学雾霾事件:美国西南海岸的洛杉矶,西面临海,三面环山。早期金矿、石油和运河的开发加之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它很快成为了一个商业、旅游业都很发达的港口城市。然而好景不长,从上世纪40年代初开始,人们就发现这座城市一改以往的温柔,变得“疯狂”起来。每年从夏季至早秋,只要是晴朗的日子,城市上空就会出现一种弥漫天空的浅蓝色烟雾,使整座城市上空变得浑浊不清。这种烟雾,使人眼睛发红,咽喉疼痛,呼吸憋闷、头昏、头痛。1943年以后,烟雾更加肆虐,以致远离城市一公里以外的海拔2000米高山上的大片松林也因此枯死,柑橘减产。这就是著名的洛杉矶光化学烟雾污染事件。光化学烟雾是由于汽车尾气和工业废气排放造成的,一般发生在湿度低、气温在24℃—32℃度的夏季晴天的中午或午后。汽车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和二氧化氮,被排放到大气中后,在强烈阳光紫外线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其产物为含剧毒的光化学烟雾。洛杉矾在1940年代每天大约消耗1100吨汽油,排出1000多吨碳氢化合物、300多吨氮氧化物以及700多吨一氧化碳。另外,炼油厂、供油站等其他石油燃烧排放,这些化合物被排放到阳光明媚的洛杉矶上空,不啻制造了一个毒烟雾工厂。

  1948年美国多诺拉雾霾事件:多诺拉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个小镇,位于匹兹堡市南边30公里处。小镇坐落在一个马蹄形河湾内侧,两边的山丘把小镇夹在山谷中。多诺拉镇是硫酸厂、钢铁厂、炼锌厂的集中地,多年来,这些工厂的烟囱不断地向空中喷烟吐雾,镇上居民们对空气中的怪味都习以为常。1948年10月26至31日,持续的雾天使多诺拉镇看上去格外昏暗。气候潮湿寒冷,天空阴云密布,一丝风都没有,空气失去了上下的垂直移动,出现逆温现象。在这种死风状态下,工厂的烟囱却没有停止排放,就像要冲破凝住了的大气层一样,不停地喷吐着烟雾。两天过去了,天气没有变化,只是大气中的烟雾越来越厚重,工厂排出的大量烟雾,被封闭在山谷中。空气中散发着刺鼻的二氧化硫气味,令人作呕。空气能见度极低,除了烟囱之外,工厂都消失在烟雾中。随之而来的是小镇中6000人突然发病,症状为眼病、咽喉痛、流鼻涕、咳嗽、头痛、胸闷、呕吐等,其中有20人很快死亡。死者的年龄多在65岁以上,大都原来就患有心脏病或呼吸系统疾病。这次烟雾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小镇上的工厂排放的含有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物质的气体及金属微粒在气候反常的情况下聚集在山谷中积存不散,这些毒害物质附着在悬浮颗粒物上,严重污染了大气。人们在短时间内大量吸入这些有毒害的气体,引起各种症状,以致暴病成灾。多诺拉烟雾事件,与1930年12月的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1959年墨西哥的波萨里卡事件一样,都是由于工业排放烟雾造成的大气污染公害事件。

  1952年英国伦敦雾霾事件:1952年12月5至8日,一场灾难降临了英国伦敦。地处泰晤士河河谷地带的伦敦城市上空处于高压中心,一连几日无风,风速表读数为零。大雾笼罩着伦敦城,又值城市冬季大量燃煤,排放的煤烟粉尘在无风状态下蓄积不散,烟和湿气积聚在大气层中,致使城市上空连续四五天烟雾弥漫,能见度极低。在这种气候条件下,飞机被迫取消航班,汽车即便白天行驶也须打开车灯,行人走路都极为困难,只能沿着人行道摸索前行。由于大气中的污染物不断积蓄,不能扩散,许多人都感到呼吸困难,眼睛刺痛,流泪不止。伦敦医院由于呼吸道疾病患者剧增而一时爆满,伦敦城内到处都可以听到咳嗽声。仅仅四天时间,死亡的人数就达4000多人。两个月后又有8000多人陆续丧生。就连当时举办的一场盛大的得奖牛展览中的350头牛也惨遭劫难,1头牛当场死亡,52头严重中毒,其中14头奄奄待毙。这就是骇人听闻的“伦敦烟雾事件”。酿成伦敦烟雾事件的主要原因,是冬季取暖燃煤和工业排放的烟雾在逆温层天气下的不断积累发酵。可悲的是,10年后,伦敦又发生了一次类似的烟雾事件造成1200人的非正常死亡。直到20世纪70年代后,伦敦市内改用煤气和电力,并把火电站迁出城外,使城市大气污染程度降低了80%,才摘掉了“雾都”的帽子。

  同在北京,为何南北空气质量差异如此之大?

  2016年月日时,北京启动重污染橙色预警措施。截至日上午时,城区及北部地区仍处于优良水平,但是东南部通州、大兴、亦庄等地已经陷入级重度污染。同在北京,为何南北空气质量差异如此之大城区接下来会出现重污染么

  对此,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工程师王欣表示,北京空气质量的南北差异一直存在。一方面是由于南部的排放量本身就大于北部,另一方面,北京的地形和气象条件决定,北部地区的扩散条件也会相对好一些。这种差异在污染刚刚开始和污染过程结束时尤为明显,常常是南部地区受区域传输等因素影响,最先陷入污染,结束时,冷空气自北向南推进,南部地区又最晚结束污染。

  南北网友热议“雾霾致丑”

  记者通过“雾霾致丑”很容易在微博上搜索到大量相关的内容,但版本不一甚至略有冲突。但医学数据均引用西安交通大学硕士生导师、西安中大耳鼻喉研究院院长张全安教授的首发微博。贴文中称雾霾中的有害颗粒和病菌导致的儿童呼吸道疾病会逐年上升,尤其是刺激鼻腔引发过敏导致的鼻炎会出现阶段性高发。儿童与成年人不同,儿童的鼻腔粘膜非常娇嫩,还处于发育的过程中。而一旦儿童患上鼻炎,会引发儿童改变原有的呼吸方式和睡姿。比如因为鼻腔堵塞不自觉张嘴用口呼吸,导致气流冲击硬腭久而久之影响面部的发育,一些儿童会出现上唇短厚翘起、牙龈因为长期开口干燥而色素沉着、牙齿排列不整齐、咬合不良、上切牙突出形成龅牙,缺乏表情,形成“雾霾脸”。而在夜间,大脑还处于发育期的儿童因为鼻腔呼吸不畅,氧气摄入量会比正常儿童减少近四分之一,引发大脑发育的延缓。

  防止“儿童雾霾脸”应佩戴专用安全口罩

  那么雾霾导致儿童颜值和智力下降是真的吗?张全安教授:因为自己的这份提案每天都接到媒体的采访电话,自己也的确联合西安市政协委员冯谭宗提交了一份关于在雾霾环境下加强对儿童耳鼻喉器官保护的提案,出发点是因为在雾霾环境下,大量的谣言充斥网络,家长一方面对雾霾极度恐慌,另一方面又对雾霾可能对儿童造成的伤害所知甚少。“在中大耳鼻喉研究院每天的儿童就诊病例中,不少儿童的鼻炎和咽喉炎仅仅是因为用错误的方式佩戴了错误的口罩所致的。”

  张全安教授表示,雾霾让儿童变丑’说得有些绝对或者夸张,但的确存在医学根据。雾霾中的有害颗粒会刺激到鼻腔,那么孩子就容易患上鼻炎。一旦患上鼻炎,孩子呼吸不通畅,鼻黏膜长期炎症造成组织水肿、鼻息肉肥大,堵塞孩子呼吸通道,不得不使用嘴巴进行必要的呼吸。因此长此以往,确实会影响到孩子的面部骨骼发育。”

  在谈到儿童究竟该如何应对雾霾的伤害时,张全安告诉记者“目前防雾霾最有效的方式还是正确地佩戴口罩,因此家长一方面应该有意引导孩子调整一些生活方式,比如接受在一定时间内按照正确的方式佩戴正确的口罩。”张教授表示,他正在通过一系列的医学实验获得相关数据,以此来详细说明儿童究竟怎样的口罩对儿童而言是更安全的。

  河北雾霾“调度令”

  2016年11月9日,从河北省决定对省内各地下达大气污染防治1号“调度令”,要求强化对各地各部门重污染天气应急级别及措施要求的督导调度,对于无正当理由且未按照“调度令”要求进行整改的将依法依规严肃查处,视具体情节,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调度令”显示,河北各市(含定州、辛集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和河北省政府负有大气污染防治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落实“调度令”情况,将纳入对各地各部门党政领导班子和主要负责人政绩考核。

  “调度令”作为一种政府公文,往常一般用于抗洪抢险等救灾场合的紧急调度,“针对环境治理特别是大气污染防治下达‘调度令’,在全国也是首次。”

  “调度令”从七个方面对各市(含定州、辛集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或河北省政府负有大气污染防治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落实环保职责进行调度:

  1、对完成大气污染防治年度目标任务进度滞后,或预期很难完成年度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目标任务的城市,根据污染源解析结果和研判,对其区域内相关工业企业减排、城市扬尘治理、机动车限行、面源污染防治等重点工作进行调度。

  2、在采暖期间和不利气象因素条件下,出现相关市县采取应急响应后效果不明显,AQI指数居高不下,调度区域高污染、高排放行业企业有效实施大气污染物减排措施。

  3、发生区域性重污染过程,且具有明显区域传输特征时,有针对性的调度传输通道城市(石家庄、唐山、廊坊、保定、沧州、衡水、邢台、邯郸市及定州、辛集市)共同实施大气污染物减排措施。

  4、京津冀及其周边城市举办重大活动期间,为保障举办地空气质量,调度本辖区内周边区域共同实施大气污染物减排措施。

  5、对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各地整治效果不明显、以及对大气环境质量影响程度较大的行业进行调度。

  6、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督导检查中发现和交办的突出环境问题,以及群众反映强烈、举报集中以及久拖不决的环境问题。

  7、经研究,其他涉及大气污染防治确有必要调度的重大事项进行调度。

  谣言

  谣言1北京等地雾霾中发现耐药菌?

  谣言:一篇题为“北京雾霾发现耐药菌‘人类最后的抗生素’将束手无策”的文章引发关注。该文章转发了一篇发表于国际期刊《Microbiome(微生物)》的关于抗生素耐药性的研究成果,研究提到北京雾霾的样本含有“最多种类的抗生素的耐药基因”;北京雾霾是唯一“含有几种针对碳青霉烯类(Carbapenems)抗生素的耐药性基因”的样本,而这种抗生素被广泛用于治疗很多重大疾病,因此文章称其为“一种可最后求助的抗生素”。

  央视相关节目

  真相:首先,耐药基因与耐药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雾霾中发现的抗生素耐药性基因,能够使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但只有出现在有活性的致病性细菌中时才会成为问题,不会对人类产生直接影响。

  其次,细菌的耐药性和致病性也是不同的概念,耐药性的增加不意味着致病性的增强。在我们周围环境中,有大量的细菌存在,不仅在空气中,在口腔、鼻腔、呼吸道、胃肠道,都存在细菌或真菌,它们对人体是没害的,大量细菌和我们是共生共存的关系。人体自身具有免疫力,这些细菌大多数对正常人没有致病力,甚至有些细菌是有益的。

  而且,抗生素耐药性基因不会对人体带来直接影响,这种现象并非北京或中国独有,很有可能普遍存在。任何环境都有耐药菌存在,包括南极和西藏高原,甚至普通人的肠道里都存在耐药菌。耐药菌是细菌在被消灭的过程中存在一个不断升级、筛选的结果。与此同时,抗生素也在不断升级,并不能说某一种抗生素就是“最后一根稻草”。

  总之,抗生素的耐药性基因,只有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时才令人担忧:一是这种基因存在于空气中具有活性的细菌中;二是这些细菌具有致病性;三是空气中这些细菌的密度足够高。

  谣言2“中国霾中性”,比伦敦雾安全?

  谣言:国际著名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了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王格慧课题组对我国灰霾成因的最新研究成果。有媒体以《国际科研团队:中国霾是中性的,与当年伦敦夺命大雾成分不同》为题进行报道,由此“伦敦雾是酸性,中国霾是中性,所以中国霾更安全”的说法在网络流传,引发争议。

  真相:记者第一时间联系到了该论文的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王格慧研究员。他表示,网络上对论文中内容的相关报道,存在多处表述内容不准确不完整的地方,有待澄清。

  伦敦雾与中国雾霾有相同的过程,这里是指二者在雾霾期间,二氧化硫在颗粒物或者雾滴上被二氧化氮等氧化剂氧化形成硫酸盐的液相化学机制是一样的。但是,伦敦雾事件是发生在雾滴上,而中国是发生在灰霾粒子上,雾滴体积远大于灰霾粒子。

  “中国霾中性”主要是与英国伦敦烟雾事件期间的大气颗粒物相比,中国灰霾粒子的酸碱度(pH值)偏中性。伦敦当时污染物浓度远远高于我国现在,并且大气中存在大量强酸性粒子,容易造成急性呼吸系统疾病,尤其是对本身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人群,影响更为严重。

  在我国,空气中有大量的氨气存在,硫酸盐形成过程中与氨结合,中和了酸性粒子,变成了中性。与伦敦雾相比,目前我国雾霾是煤烟型和机动车尾气型的复合污染,既有洛杉矶光化学污染特征,也有伦敦1952年烟雾事件的煤烟型特征。

  事实上,空气污染是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的问题,空气污染物(比如灰霾粒子)会对人体健康造成长期损害。

  国家上亿治霾资金遭挪用

  2016年月日,财政部发布《防治大气污染必须堵住资金流失漏洞——关于中央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检查典型案例的通报》,公布对京津冀等个省区、市年中央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检查结果。从检查结果看,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被挪用的情况较为突出。

  雾霾

  2013年月,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十条措施又称“大气十条”),主要包括减少污染物排放严控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新增耗能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强化节能环保指标约束推行激励与约束并举的节能减排新机制,加大排污费征收力度,加大对大气污染防治的信贷支持等。

  为贯彻落实“大气十条”,确保专项资金管理规范,财政部监督检查局于年月组织部分专员办对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江苏、安徽、山东、河南等个省区、市年中央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检查。

  本次检查的9个省区、市共获得中央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亿元,占比。检查组实地检查项目涉及中央专项资金亿元,检查覆盖面为。检查共涉及资金分配管理部门和单位个、使用专项资金的单位个。安徽、天津、山西、河南等省市问题较为突出。

  其中,安徽省10个县区扩大开支范围,年在用于秸秆禁烧的专项资金中列支人员经费及工作经费等亿元。同时,利辛县等个县区将万元专项资金挪用于与秸秆禁烧无关的办公楼维修、招待、新打机井、购买变压器等其他事项。

  同时,检查发现天津市环保局2015年在中央专项资金中安排万元用于黄标车淘汰工作中产生的交通、邮电、办公等费用。

  针对此次检查发现的问题,财政部称,将于近期采取措施推进工作,具体包括:对检查发现的问题依法依规严肃处理,追回被骗取、挤占、挪用、违反规定扩大开支范围的补助资金,责令相关地区进行整改。健全资金管理制度,督促地方进一步细化管理要求,从制度上对资金的拨付与使用、项目管理施行全流程控制。

  此外,财政部强调,将加大监督检查和违规惩戒力度,保障财政补贴资金使用的安全有效。从严查处套取、骗取财政资金的行为,并建议有关部门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加强对结转结余资金的管理和监督,防止财政存量资金在基层财政和项目单位沉淀。

  2016年12月中旬,京津冀地区以及山东、河南等地出现的大范围区域性重污染过程,让包括北京在内的华北平原大部分地区彻底“沦陷”。本轮雾霾天气为何如此漫长?缘何早轻晚重?最重时段何时到来……北京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郭金兰为大家一一揭开谜团。

  疑问一重雾霾为何持续这么长?

  本轮雾霾天气过程从16日至21日,最为显著的特点是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污染程度重。究竟是何原因导致了长达6天的雾霾过程?

  ●答疑:

  谈及造成本轮雾霾特点的原因,郭金兰表示,16日至21日期间我国大部分地区冷空气势力较弱。受其影响,华北平原地区高空受偏西气流控制,气温总体呈回暖状态,造成近地面层水平方向上风速小,垂直方向上有逆温层存在,形成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静稳天气形势。

  在这种静稳天气形势下,同时也注意到一条偏北风和偏南风形成的辐合线始终维持在河北中南部至天津北部,虽然在南北方向上有所摆动,但始终维持相持状态。特别是19日开始至21日这条辐合线与华北平原地区特殊的地形作用相叠加,有利于污染物的持续积累。长时间的持续积累效应,拉长了重污染天的持续过程。

  疑问二雾霾天为何“早轻晚重”?

  这几天,大家明显能感觉到早晨空气质量和大气能见度要稍好一些,到了下午晚上便明显加重,这是为何?

  ●答疑:

  郭金兰说,大家之所以会感觉到雾霾“早轻晚重”,原因主要在于16日夜间、17日夜间都有弱冷空气渗透影响北京。在弱偏北风的作用下,北京这两天后半夜至次日上午的污染物浓度都有所下降,能感觉到早晨空气质量和大气能见度要稍好一些。

  疑问三雾霾为何来得猛发展慢?

  为何首日那天雾霾来势汹汹,最近两天发展却相对缓慢?

  ●答疑:

  郭金兰解释,16日白天雾霾自南而北快速推进,全市很快陷入重污染天,但16日夜间、17日夜间都有弱冷空气渗透影响北京。在偏北风的作用下,北京这两天后半夜至次日上午的污染物浓度都有所下降。同时,弱偏北风把污染物向南推,使得空气污染物主要沿着位于河北中南部至天津北部的辐合线发展。同时也要注意到,16日20时北京市启动重污染红色预警,严格落实减排措施,对污染物的积累也会起到积极的抑制作用。两种因素综合影响,使得北京地区的雾霾发展相对缓慢。

  疑问四雾霾比预想的要轻吗?

  因为处于红警之中,一些市民反而感觉这次雾霾整体比想象中要轻一些似的,这是一种错觉吗?

  ●答疑:

  “这不是错觉。”郭金兰解释,此次雾霾天气过程持续时间长。污染物的积累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霾看起来要轻一些的主要原因有两个:首先,偏北风和偏南风形成的辐合线一直压在河北中南部至天津北部。沿着辐合线,污染物积累明显,达到重度霾。而北京地区位于辐合线的北部,16日夜间、17日夜间都有弱冷空气渗透南下影响本市,使得低层湿度小,北京地区的能见度相对好一些,霾也相对轻一些。其次,同样还是得益于北京各部门及时联动,严格落实减排措施,对污染物的积累起到积极有效的抑制作用。市环保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此次红色预警让北京本地污染物排放降低30%左右,本地产生的PM2.5因而降低20%以上。

  疑问五最严重的雾霾哪天来?

  雾霾未来发展趋势如何,最重的时段会在何时到来?本轮雾霾何时消散,大家何时能够重新拥抱蓝天?

  ●答疑:

  “预计,18日至21日雾霾天气仍将维持发展,霾最严重时段出现在20日至21日白天。”郭金兰分析,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继续维持,且20日夜间湿度进一步增加,污染物的吸湿增长作用也会明显,会造成能见度进一步下降。

  真正的转折出现在21日夜间,随着西北方向冷空气南下,本市将出现3到4级偏北风,在北风的作用下,雾霾将自北向南逐步减弱消散。22日至23日,本市的扩散条件都会维持在一个比较好的状况之下,尽管在24日时还会出现一次短暂的轻微霾“插曲”,但也会很快过去。到25日又会有一股冷空气到来。总体来说,22日至25日期间,除了24日空气扩散条件稍差一些以外,其他时间的天气还是比较好的。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