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首先谈一谈碳交易市场它的功能和由来。我们知道,随着人类科技进步和经济机制的变革,人们的福利都在增加,整个国家国民财富也在增加,比如空调、飞机、高铁这些给我们带来的生活便利。但是,科技的发展也必然带来温室气体大量排放,给地球带来很大损害,这样一来,全球的人们都在反思发展的代价以及传统发展的弊端。我认为贵州举办的生态文明国际论坛,可以把它的影响扩大到世界范围内,如果有可能的话,我们以后申办一次全球性的联合国气侯大会,这个必将提升我们这个论坛的影响力,对于推动全球的温室气体治理肯定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1992年颁布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及1997年签订的《京都议定书》就提供了三种灵活的机制。第一个机制是联合履约机制,是指发达国家之间通过项目级的合作,其所实现的“排放减量单位”可以转让给另一发达国家缔约方,但是同时必须在转让方的“分配数量”配额上扣减相应的额度。第二个机制是清洁发展机制,允许附件1缔约方(即发达国家)与非附件1缔约方(即发展中国家)进行项目级的减排量抵消额的转让与获得,在发展中国家实施温室气体减排项目。第三个机制是国际排放贸易机制,允许发达国家之间相互交易碳排放额度。《京都议定书》的附件一国家可以以成本有效的方式,通过交易转让或者境外合作方式获得温室气体排放权。那么大家就会问,你买不买排放额度,其实都会造成污染,那这样的机制会不会有作用呢?肯定是有作用的,参与了联合国公约之后,排放就是有的,如果没有这样的,大家的污染排放就会持续,那么地球就不可持续。为什么要有这样一个国际的交易机制呢?我是这样看的,有些企业甚至有些国家善于生产,而有些企业善于治理污染,通过这样的交易机制就可以使善于生产的企业继续搞生产、搞产品,善于治理污染的企业就集中于治理污染,这样总的污染就不会增加。如果这样的交易在全球范围内执行的话,虽然总的排放量在增加,但是治理也更加有效率。
下面介绍一下中国的碳交易市场。我国最初只是作为排放额度的供给方,我们称为CDM市场的供应方,但是由于我国污染也非常严重,所以形成的排放额度非常大,很快成为了全球排放的供应量第一个大国。作为温室气体排放第一大国,2009年中国在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上承诺,到2020年中国单位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同时,中国城市化发展也非常快,这对我国来说也常严峻的挑战。在经济活动向好时,工业指数升高,同时能源消耗也应该增高,碳价格应该上升,但是为什么呈负增长呢。一方面是碳交易市场不健全,另一方面是国家股票价格和实际生产企业之间存在很大偏差。2008年金融危机后,直到2013年碳交易的价格都非常低。我国参与国际碳交易存在一定局限,主要是因为在国际市场上缺少定价权。因此参与全球性的碳交易,发展我国碳市场是势在必行。从2013年开始我国已在、上海、天津、广东、深圳、湖北和重庆七个省市进行了碳交易试点。
下面谈谈我国如何发展碳交易市场。一是要发展多种能源,尤其要发展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为化石燃料寻找替代品。二是要发展政策稳定性,尤其发展我们的CDM市场。三是要合理分配碳交易额度,防止价格出现大幅度波动,防止有些企业获取暴利,有些企业受到不平等待遇。四是发展碳金融衍生品市场。五是要制定配套法律法规和技术文件,完善碳排放监测、报告和核查体系。只有完善了与碳市场相配套的一系列规章制度,碳市场的运行才有章可循,碳交易才会健康有序的发展下去。谢谢大家。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