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闭幕的第六届中国葫芦岛(龙港)国际葫芦文化节取得了成功,8天时间里,超过5万人走进葫芦山庄,切身感受了我市葫芦文化的独特魅力。
葫芦山庄本着“以葫芦文化为主线、以民俗文化为特点”的主题定位,“文化立庄、旅游兴庄”的发展方针,致力“打造世界葫芦文化中心地、打造中国关东民俗文化代表地”的发展目标,了文化带动旅游的良性发展轨道。这在我市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新型支柱产业的背景下,无疑为全市打造了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样板。
以葫芦文化为主线
打造世界葫芦文化中心地
以葫芦文化为主线的葫芦山庄,随处可见葫芦元素。
站在葫芦山庄门前,最引人注意的,不是国家AAA旅游景区、十佳景区这样的“金字招牌”,而是山门左右两侧葫芦造型门窗,“开门见山,到葫芦山庄来,首先就邀请游客欣赏葫芦文化。”葫芦山庄工作人员解释说。
再向前走,一个长50余米的葫芦长廊便出现在游人面前,2米多高的架子上爬满了葫芦的藤,藤上结着各式各样的小葫芦,“这个是亚腰葫芦,这个是佛手一把抓,每种葫芦的名字都与它的形状相关”,听过导游的,游客或是望着葫芦细细品味,或是拍照留念。“这是山庄的标志性景观,名为创世!”走过有着48个葫芦墩的福禄桥,工作人员兴致勃勃地介绍起眼前这个3米多高的大葫芦,“前面的图案是出关图,背面是葫芦仙女图”
从正门到“创世”,不足300米距离内,葫芦文化景观就有五六处,主题鲜明,带入感极强,可以让游客迅速进入到葫芦文化节奏。
“这在确定以葫芦文化为主线之前是不可能见到的。”辽宁宏业实业集团董事长、葫芦山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王国林回忆起葫芦山庄的成长经历。
2001年,龙港区提出了“三产反哺一产”的号召,王国林作为龙港区工商联积极响应,选址北港镇笊篱村的这片土地发展设施农业。“当时我们命名为宏业山林,建了蔬菜大棚和一个小型农家乐。”王国林说,“我们是做房地产开发的企业,搞大棚是门外汉,失败可想而知。”(下转第二版)
图为游客在参观工匠制作葫芦烙画。本报记者冯子恬摄
(上接第一版)
正在踌躇不前的时候,王国林遇到了我市申报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的机遇,有专家在参观了“宏业山林”后为他指明了方向发展旅游。
那么,葫芦山庄用什么文化带动呢?在进行了大量调研和听取了各方意见后,王国林的目光聚焦在葫芦文上。
“发展葫芦文化,我们有诸多优势。”王国林说,我市是全国唯一一座以葫芦命名的城市,葫芦岛的地图也是葫芦形状,葫芦岛还有诸如孟姜女等大量有关葫芦的传说,“所以,在葫芦岛发展葫芦文化最合适不过。”
于是,王国林带领团队向葫芦文化发起了“总攻”,将宏业山林更名为葫芦山庄;建设了占地面积近千平方米,收藏包括16个类别、数千件各种珍品葫芦的中国葫芦文化博物馆,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国家级专题性博物馆;通过举办国际葫芦文化节等特色活动,打造山庄特色文化,获评“中国葫芦文化之乡”;通过文化创意,发展葫芦烙画、葫芦雕刻等特色旅游纪念产品、创意工艺品,逐步发展成为产业
今年葫芦山庄又出“大手笔”,从国内外收集11个新品种,种植了1万多株葫芦,成功培植的美国盆栽葫芦,在北方地区也属首次。长势良好、形态各异的葫芦为葫芦山庄增添了浓郁的“葫芦味儿”。
观葫芦美景、赏葫芦工艺、品葫芦美味、听葫芦传说,以葫芦文化为主线的葫芦山庄正大步迈向“世界葫芦文化中心地”。
【创意感言】
葫芦山庄从当年的一片蔬菜大棚,发展成为现在的中国葫芦文化之乡,成功的秘诀就是创意。
创意无处不在,小到个人的生活,大到行业的发展都有创意在其中,只是在拥有创意思维之前,我们可能想不到创意,而拥有创意思维之后,便会豁然开朗。我的创意思维在泳博会的创意峰会后实现了质的提升,这也为葫芦山庄创意景观、创意活动的设置奠定了基础。
今天看来,用文化带动旅游发展,将文化视为旅游的魂,这本身就是创意,葫芦山庄的每一次转型,都蕴含着大量创意,否则不会成功。
以民俗文化为特点
打造中国关东民俗文化代表地
被誉为“中国关东民俗文化第一村”的葫芦山庄,已经成为了解关东民俗的最佳去处。“走进石牌坊,我们就进入了关东古镇文化区,这是以1927年为时代背景,围绕关东民俗文化真实还原那个年代旧关东地区的民风民貌:市井繁华、商家林立,行当俱全,生意兴隆”在“关东民俗街”石牌坊前,导游带着30多名游客进入了关东古镇文化区。
几十根拴马桩矗立在道两面迎接着各地游客,湖畔4000多块磨盘围成的甬与众多石碾组成碾山、磨海之景,寓意着“左青龙右白虎守护湖”。“这是辽西地区保存完好石碾进行集中展示最多的地方。”工作人员说,这体现了关东古镇文化区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窗户纸糊在外、姑娘叼个袋、养个孩子吊起来广袤神奇的关东大地,回响着悠久粗犷的历史回音,雄浑壮阔的白山黑水,着浓郁厚重的文化底蕴,勤劳勇敢的关东人民,创造了灿烂的关东民俗文化。”国家级主题博物馆中国关东民俗博物馆是一座全面收藏展示关东大地民风民情民生的大型主题展馆,通过5000余件展品,展现了时期关东人的日常服饰、商埠、农耕、文化生活。
中国关东民俗博物馆分为八大展区十六个主题单元,其中包括生活器皿展、民间匠作展、四季风情展、生活服饰展以及流金岁月展、石文化、农耕渔猎文化等,是一部生动的民俗史画卷:辽西老民居、东北十大怪、旧幌一条街、旧式老家具,三寸金莲小鞋、泛黄的老照片、民间契约和辽西四大件等这些复原的老场景无一不述说着那些关东的故事,充分展现了源远流长、淳朴厚重的关东民俗和民风。“太震撼了,真是大开眼界,虽然听长辈讲过一些以前的事情,也在农村见过一些老物件,但像这里这么齐全的,还是第一次见到,下次一定带我父母过来,相信他们的感触会更深。”参观过博物馆,游客董玲玲立即拨通了父亲的电话。
走进匠人街,街边巷尾商铺林立,酒坊、油坊、豆腐坊旗幌招展,木棱窗、青砖长瓦尽显关东风情,更有满族特色萨满舞和绣楼招亲热闹场面;湖边,特色辽西民宅小院悠然怡人,围坐火炕唠嗑畅饮,粗犷豪迈之情油然而生;摇着拨浪鼓的货郎挑儿、捏面人的小贩儿、拉洋车的车夫、飞扬跋扈的伪警,这一切让游客感觉仿佛穿越时光隧道走进了时期的街头小巷。
关东古镇文化区里的一块砖、一片瓦、一条街、一扇门都在讲述着关东的那些人那些事以民俗文化为特点的葫芦山庄离“中国关东民俗文化代表地”的目标越来越近了。【创意感言】
创意是要跳出思维定式和固有传统去思考问题,但创意不是天马行空,必须结合实际。发展葫芦文化,是因为葫芦岛有发展葫芦文化的优势;选俗文化,是因为关东大地有浓郁厚重的文化底蕴。创意只有与实际结合,才能“虚实相生”,最终做成产品或产业。
创意还不能漫无目的,必须围绕一定主题。再多、再好的创意如果不能形成系统,就会变成“杂草丛生”,而确定了发展方向创意就会变成“广袤森林”。葫芦山庄每一个创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紧紧围绕着葫芦文化和民俗文化,这才能成了今天的气候。正是因此,我们才能被命名为第五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全市只此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