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风俗习惯> 文章内容

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巴拉人”的传统风俗

※发布时间:2017-4-25 9:53:44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由于“巴拉人”世代居住在大山深处,生活只能自然,几乎没有抵御较大自然灾害的能力,唯一能够做到的就是神灵。“巴拉人”的野祭是全村性的,这种祭祀要选在每年春天青草发芽或第一批大雁飞来时,在野外的神柳下统一进行。由于“巴拉人”世代居住在大山深处,生活只能自然,几乎没有抵御较大自然灾害的能力,唯一能够做到的就是神灵。“巴拉人”的野祭是全村性的,这种祭祀要选在每年春天青草发芽或第一批大雁飞来时,在野外的神柳下统一进行。

  在冬季大雪封山时套上马或狗爬犁到阿楚哈(阿城)、拉林或烧锅甸子等地用皮货、鹿茸、鹿鞭、人参及野兽肉等换回酒、黄米、粉条、盐、皮硝、铁器等

  中国北方不但少数民族众多,且称呼也很奇特。比如早年的张广才岭就有一个老满族的分支,他们就是满族的“巴拉人”。

  这一分支的形成主要是与明末努尔哈赤统一女真有关。稍微了解一些清史的人都知道,努尔哈赤的建州女真统一东北女真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尤其是在统一野人女真的过程中曾在拉林河、阿什河、蚂蚁河流域和松花江中游一带,了野人女真的激烈。在中,双方都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做出了很大的。再后来,建州女过努尔哈赤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终于鼎定天下。那些势单力孤的当地居民大部分被俘,一小部分没被俘虏的就跑到山中去避难。于是被编录到旗籍的那些女真部族,便称这些逃入深山密林中的女真部族为“巴拉人”,即为不受天朝拘管的森林狂野之人。而张广才岭就是这些“巴拉人”的集聚地。

  张广才岭是的一个主要山脉,是口语“遮根采良”转满语的文字语音,意为吉祥如意的山。“巴拉人”大部分都居住在张广才岭西麓,长期的野人生活使他们逐步适应了这里的,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经济和社会生活方式。为狩猎需求,他们把养狗作为家庭第一要务,每家每户最少都要养十几甚至是几十条烈狗。由于野兽多,他们冬以兽肉夏以肉干做狗的饲料,从不为狗的饲料问题发愁。有的住户也养马匹,但主要是用于夏季骑猎。冬季“巴拉人”乘坐马爬犁。

  老北方的原始森林里野菜丛生,为这些野人女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茎叶菜,其中主要有刺老芽、蕨菜和山葱等。夏鲜冬干,这些野菜一年四季都可以食用。随着时间的推移,伴随生活的多样化,有的女真人也开始发展种植业。主要以糜子和谷子等一类的作物为主,但面积十分有限,产量也极低。

  长期的狩猎生活,为“巴拉人”积累了丰富的狩猎经验。他们大规模的狩猎生产多在冬季进行。其主要原因不但是冬季森林里驾驭狗和马爬犁交通方便,更主要的是猎取的兽类冬季耐贮存。“巴拉人”捕猎工具有萨斯哈(地弩)、遮苏鲁(套子)、乌鲁(箭)、吉达(矛枪)、猪温德(对版)、改金(夹子)、盖利逊(套网兜)等。在捕猎季节,“巴拉人”由阿布达(“猎长”)带领部落的青壮年和大量的猎犬及狗爬犁、马爬犁入山。他们靠猎犬帮助狩猎和自己,用爬犁运载所获猎物。猎物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供人食用的肉类动物,主要是野猪和熊,其次是狍子和鹿;另一类是皮毛动物,这类动物是为人提供皮张保暖,主要有狐狸、貉子、獾子、灰鼠、水獭和紫貂等。每个人在狩猎过程中都必须猎长的指挥,服从猎长的命令,不得各行其是。个人捕获的猎物归个人所有,集体所获的猎物由阿布达负责平均分配。对没有捕到猎物的人由阿布达在捕到的猎物中拨出一份送他。在每年冬季大型捕猎结束时,都要在山上祭祀班达玛发(“猎神”)。方法是由阿布达充当萨满,点起堆火,用汉楚(小锅)煮熟各种肉类来祭神,大家载歌载舞,还要割掉三只乌鸦的头以去不吉,然后用爬犁将猎获的动物高高兴兴地拉回自己的住地。

  由于条件的局限,“巴拉人”居住的房子都选择向阳南坡,多数都是乌克墩即地窨子。屋子虽算不上宽敞明亮,但却处处给人以温馨。在乌克墩周围,要围上一圈嘎满(围墙),以防止牲畜撒欢跑到屋顶上把屋顶踩漏。在嘎满外面还有一个套院墙,院墙里有离地较高的仓房,家家都有必不可少的猪圈和马圈,院门两旁则是绕墙设置的多处狗窝。和所有的满族人一样,“巴拉人”不杀狗,不吃狗肉,不穿狗皮。狗死后不但要择地掩埋,还要在狗的坟头上插柳枝以示祭祀。

  在乌克墩室内,他们还窝烈妈妈用来子孙繁衍和消病去灾。同时还火神(托恩都力),用木刻制的神像在灶门的旁边以保正火种连续不断,让全家人都能吃到热乎乎的熟食使身体无病健康。乌克墩是向东开门的一种房屋,保留了满族的尚西习俗,室内为万字炕,西炕不允许坐人。妇女生孩子期间不准在乌克墩(神灵的房间)里居住,要重新在一个瓦西阿乌克墩(生育乌克墩),地下铺上熊皮,炕上铺狍、鹿皮以妇女和儿童的健康。妇女产期要吃鱼肉和田鸡蛙,每次要喝一些拉拉粥,或吃一些水煮的干菜。认为这样可使产期的妇女奶水充足。

  在商品经济极不发达的原始屯落里,“巴拉人”的商品交换完全是通过以物易物的形式来完成的。比如他们可以用一张猞猁皮换来一毛落(类似升之类的量器)黄米,也可以用一张熟好的鹿皮换回两张生鹿皮。在相互交换时由于没有精准的计量工具,相互之间交换时也没有什么斤斤计较。一旦交换成功双方都会十分满意。但他们同山外人的交易就不那么简单,通行的是清朝中期才开始的垛勒别。他们由一个或两个屯落组成一个商队,选出垛勒达(买卖长),在冬季大雪封山时套上马或狗爬犁到阿楚哈(阿城)、拉林或烧锅甸子等地用皮货、鹿茸、鹿鞭、人参及野兽肉等换回酒、黄米、粉条、盐、皮硝、铁器等。在交换过程中,由于没有公平交易的计量器具,对“巴拉人”来说,他们的山货与山外的产品几乎没有什么公平交易可言。大山深处的“巴拉人”每次交换都要受一些山外商人和的及,有时还会受到巡检司的抢劫。所以“巴拉人”一般情况下都不独自下山,没有垛勒达带领或不到万不得已时,也都不会轻易出山交易。

  由于“巴拉人”世代居住在大山深处,生活只能自然,几乎没有抵御较大自然灾害的能力,唯一能够做到的就是神灵。他们的神灵除祖之外,还有、地神、风神、火神、河神、山神、神、树神。家神有子孙妈妈、灶神妈妈、门神

  爷爷、畜神妈妈等。他们认为不论何种动物和植物都有神灵,都可以驾驭。所以他们每次出门去猎取野生动物都先祭神。他们还认为,人若能实现同神和谐相处,必须通过萨满来沟通,于是那些所谓“日能见鬼”,善能沟地两界的萨满们就成了“巴拉人”心中的偶像,任何祭神活动都必须请萨满来进行主持。和所有的萨满祭神活动一样,“巴拉人”的祭神活动也分家祭和野祭两种。家祭主要分祭祖和还愿两种形式,不论是哪种形式都要插柳枝或在神柳下进行。据说这也是为了祭祀曾经救过大罕性命的李氏夫人,因为李氏夫人是自缢在柳枝上的。野祭则主要是祭祀自己所的神灵。“巴拉人”和旗人不同的是“巴拉人”没有索罗杆子,取而代之的是家家户户都要在院子里栽种一棵神柳,树下不准拴马或喂鸡、鸭、鹅、狗和猪等,也不准小孩子们攀登或折枝,尤其不能在树下撒尿。家祭通常是在夜间进行。“巴拉人”先在院子里竖起大型吊鼓架子,把大型的熊皮吊鼓吊在鼓架上,由两个人用手拉着鼓下侧的两根皮条,使鼓的铜铃发出声响,由一个人用鼓鞭敲打着,使鼓发出低沉的响声。萨满一边打着手鼓,一边大声地唱着祝词,随同的两个小萨满拿着小手鼓跟着合唱,家中的按着长辈和晚辈一排排地跪在地下,萨满们边唱边舞,舞唱完毕,把祭神的一大碗酒,全都倒在猪的耳朵里,猪便大声地咆叫起来,这时萨满鼓声急促,口中念祝神祠以示对神的感谢,说明神已享即领牲。全家对的木制先祖神像表示对祖先的感谢。然后把砍好的柳枝插在大门两边,以象征吉利。接着再由小萨满把猪,大萨满把猪血拿着向神柳下和院子周围洒血,一直洒到大门口,边洒边说“祖先子孙幸福,神引,猎神恩赏,多打猎物,喜神,全家无灾无病,年年平安。”在洒血以后把猪毛刮掉,取出五脏,把猪砍成五块,下入神锅煮熟,然后再对合到一起供在神前,萨满大声念道:“祖先们,领受子孙后代的祭祀年年平安,月月平安!”子孙后代再次给祖先谢享。然后全村的人都来吃吉利肉。必须一次把整个猪吃完,这才算吉利,如果吃不完要把剩下的肉统统埋在神柳下面。

  “巴拉人”的野祭是全村性的,这种祭祀要选在每年春天青草发芽或第一批大雁飞来时,在野外的神柳下统一进行。祭祀不仅用猪还可以用野牲来祭祀,也可以请外村的人来吃吉利肉。这其中有祭祀一天的,也有祭祀三天的。“巴拉人”的野祭有很多禁忌:没有生过子女的四五十岁以上的妇女是绝对参加这种祭祀的;为人诡诈和对父母不孝的人也不得参加祭祀。如果他们参加了祭祀,由萨满指定专人用皮鞭鞭笞三十,然后逐出祭祀场。

  野祭前,族人们要在屯外垫起一个高土台,竖起一根尖尖的神杆,杆尖上插柳,下拴三块猪脊椎骨,下有一个装粮食的锡斗。土台边有一圈木桩,正面开一小门供族长和萨满出入。土台前放一供桌供神像,前面放活猪或鹿等供品。祭时,族长焚香,率族人跪拜,族长念祭辞,求诸神渔猎平安丰收。然后,萨满主祭猎神巴搭恩堆和山神窝瓜妈妈。萨满跳完神杀猪,阖族喝酒吃肉。翌日,族人便可进山狩猎或下水捕鱼。

  此外也有人认为省蛟河市苏尔哈湖湾,也是“巴拉人”的发源地,据说这里原始的“巴拉人”也是以渔猎为生。每年的四月二十五日,“巴拉人”都要举行祭江仪式。在祭江大典上,一些身穿蓝色长袍、灰色打渔服的祭江人,在网达(渔夫头领)和穆坤达(族长)的带领下,登上祭江台,开始祭江仪式。在“年祈香”烟雾环绕下,两位大萨满将猪头摆在供桌中间,脸面蒙上猪头面具,猪蹄叼在嘴中,尾巴摆放颈后,开始念诵满语祭文。随后,头戴鹰头面具的萨满也晃动腰间的牛角形铜铃,跳起傩舞。大萨满手捧鲜猪血洒入江中,以此来祭奠江中的神灵。表达即将去打鱼的人们对河神的,希望水中神灵能渔者平安。

  “巴拉人”虽然长期和旗人,在文化影响上较为微弱,但也有自己的特性,有些语言也还保留着清朝建立前若干女真的一些方言土语。除去神曲、祝词等萨满曲调以外,也有自己的民谣、歌曲(山歌、小调)、古词和说唱,这些都是经过一辈一辈口头流传下来的。有些是属于爱情歌曲,有些是民间巴图鲁的,有的最敬仰先人,有的说唱民间故事,有描述同清军作战故事的,也有说唱家乡表达对自己家乡热爱的等等。

  “巴拉人”虽也有自己的舞蹈,但大都是集体舞,称为玛式达,一般在喜庆吉日进行,舞姿和方式也是千姿百态,不拘一格。“巴拉人”虽也有自己的舞蹈,但大都是集体舞,称为玛式达,一般在喜庆吉日进行,舞姿和方式也是千姿百态,不拘一格。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