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族是中国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分布于云南四川的交界处的丽江及其毗邻地区,云南省为纳西族主要分布省份。2000年人口普查,中国有纳西族总人口309,477人,列第27大民族,其中云南295,464人,占纳西族人口的95.5%,其余省市区均有分布。纳西族主要从事农业,畜牧业,手工业也有发展,“丽江马”闻名全国。现已有机修、采煤、发电、化肥、电机、轻工等中、小企业。农业是纳西族的主要经济部门,主要种植大米、玉米、土豆、麦类、豆类和棉、麻。
中国的纳西族主要聚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维西、中甸、宁蒗县、永胜县及四川省盐源县、木里县和自治区芒康县盐井镇等。现有人口为324679人。农业是纳西族的主要经济部门,主要从事农业和畜牧业,种植大米玉米土豆麦类、豆类和棉、麻。金沙江“河套”地带,是著名的林区。玉龙山区植类繁多,以享有“植物仓库”之称闻名于世。
1961年成立了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纳西族人民绎讨40多年的开发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了自己的大学生和科技人员。以往纳西族地区缺医少药,经常流行多种疾病和瘟疫;现在医疗卫生人员遍及乡村,基本上消灭了流行的疾病,人民的健康水平显著提高。纳西歌曲主要有打跳歌,东巴吉日经,纳西净地,纳西酒歌等等。
纳西族的自称因方言不同而有所区别:丽江等地多自称“纳西”,宁蒗、四川盐源等地自称“纳日”、“纳汝”或“纳恒”。按纳西语分析,“纳”有“大”或“尊贵”的意思,“西”、“汝”、“恒”等意为“人”或“族”。1954年,根据本民族意愿,经国务院批准,以“纳西”作为共同族称。
纳西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纳西语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大致以金沙江为界分为两个方言,方言之间相互不能通话,而纳西语的标准语则以纳西语西部方言为基础方言,以丽江县城大研镇的语音为标准音。在纳西族悠久的历史进程中,曾经有过东巴文、哥巴文两种文字。“东巴文”是纳西族早在一千多年前(唐代以前)就创造的一种象形文字,由象形符号、标音符号和附加符号组成,是当今世界上仅存的还流传在民间的活的象形文字。
纳西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同云南大多数少数民族一样,发展不太平衡。到国建立前,丽江县的纳西族聚居区是封建地主经济,并出现了资本主义工商业;中甸县的一些地区仍保留着领主经济的;宁蒗到还基本处于封建领主经济阶段,并保持着对偶婚和母系家庭。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纳西族人民创造了富有本民特点的灿烂文化,形成并发展了自己的教和风俗习惯。纳西东巴文化在云南各民族独树一帜,是纳西族人民的骄傲,比如东巴文对于研究比较文字学和人类文化史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在《东巴经》中,一方面保留了许多古语古词,是纳西语和其他亲属语言作历史比较的极好材料,另一方面又记录了大量的纳西古代文学。
与东巴文化发展的同时,纳西族又学习和吸收其他民族,特别是汉族的先进文化,从而丰富了本民族的文化艺术传统和内容。从明代开始,以丽江土司为首的贵族领主首先接受了汉文化,他们大都能诗能文,如木公曾写下了《雪山诗选》,木增曾写下了《云迈淡墨》等诗集。
纳西族一般居信在坝区、河谷和半山区。坝区民间住房多系土木结构瓦房,格局多为“三房一照壁”,山区多是低矮的木楞房,以木板覆顶。纳西族的婚姻家庭,多数地区实行一夫一妻制,旧时婚姻由父母作主,婚前社交。宁蒗泸沽湖周围的摩梭人则还保留着母系家庭和对偶婚的。随着婚姻法的贯彻,一些古老的婚俗正在逐渐改变。
纳西族能歌善舞,在生产劳动和民族节日中常有群众性的歌舞活动。古老的传统歌舞曲调有“喂麦达”(丽江)、“火搓圭”(永宁)、“呀号里”(白地)、“哦热热”(丽江大东)等;民间乐器以葫芦笙、竹口弦和直笛为主。[1]
丽江地区纳西族社会在唐代有了进一步发展,畜牧业生产居于社会生产的主要地位。从10世纪初叶到13世纪中叶,丽江地区纳西族的农业生产超过畜牧业而居社会生产的主要地位,手工业也有了一定发展。元代丽江地区已出现“民田万项”,“地土肥饶,人资富强”。明代中叶,丽江纳西族社会已进入了领主经济发展的阶级。明代后期,丽江地区由于受到邻县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影响,开始出现了土地的买卖和租佃,从而产生了地主经济。清雍正元年,丽江“改土归流”,为地主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铺平了道。至20世纪40年代末期,纳西族虽早已进入封建社会,但各地发展不平衡。丽江、维西南部和永胜等地为地主经济的地区,并出现了资本主义的因素;中旬县的金江、三坝等地区有领主经济的;维西县的北部、宁蒗县的永宁和四川的盐源等地基本上是领主经济的地区。
农业是纳西族的主要经济部门,主要种植大米、玉米、土豆、麦类、豆类和棉、麻。金沙江“河套”地带,是著名的林区。玉龙山区植类繁多,以享有“植物仓库”之称闻名于世。地主经济地区的农业生产基本上已达到相邻地区的汉族、白族的水平。占人口10%的地主、富农占有60~70%的土地,农民向地主交纳地租,租率为50~80%。高利贷剥削,年利率为100~300%。此外,有的地主还农民每年为地主服无偿一两个月,交纳“礼米”和贡献一定数量的土特产。这类地区的商业资本也相应地有所发展。抗日战争后期,中缅之间的交通为日本帝国主义所,中印贸易活跃起来,丽江成为印度、与内地贸易的枢纽,于是丽江城区出现了一些拥有巨资的商业资本家,其中有的是纳西族地主兼工商业者。这些地区,特别是丽江r县的手工业比较发达,有铜器、铁器、皮革制造及纺织造纸缝纫、建筑、雕塑等行业。铜器和皮革制品远销接壤的民族地区。
1961年成立了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纳西族人民绎讨40多年的开发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干部的60~70%是纳西族干部。由于兴修水利,增加灌溉面积,改良土壤,实行科学种田,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林、牧、副业也有了较大发展。中华人民国成立前,纳西族地区的工业主要是个体小手工业和少数工场手工业,现已建成机修、采煤、发电、电机、化肥、造纸、水泥、毛纺、化工、制药等中小型工业企业。他们生产的藏鞋、包银木碗、铜锁等民族手工业产品,畅销各个藏族地区;劳保皮手套、各类皮褥子虎牌猪鬃、窖酒等名牌产品,已成为外贸出口物资,享有盛名。过去,纳西族地区没有公,行羊肠小道,运输靠人背马驮;现在丽江地区70%以上的村都通了公,90%的乡都通了公共汽车。过去丽江地区中学极少,有的县没有中学,多数乡村没有小学。如今仅丽江县就有40多所中等学校,适龄儿童都上了小学。有了自己的大学生和科技人员。以往纳西族地区缺医少药,经常流行多种疾病和瘟疫;现在医疗卫生人员遍及乡村,基本上消灭了流行的疾病,人民的健康水平显著提高。[2]
东巴,意为智者,是教活动的组织者、主持者,又由于他们掌握东巴文,能写经、诵经,能舞蹈、绘画、雕塑,懂得天文、地理、历法,所以成为纳西族古文化的重要传承者。东巴教即因东巴而得名。
祭祀仪式;纳西族在自身的和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力图诠释和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两大矛盾的五十多种东巴教法事仪式,规模较大的有祭天、祭署、祭风、祭丁巴什罗等四种仪式。
东巴绘画:大体分为木牌画、纸牌画、卷轴画三种。其中以卷轴画最有名,又以表现天堂、和的《神图》为其代表。2006年,纳西东巴画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东巴音乐:指东巴在教祭祀活动中有所吟诵的曲调音乐,并伴有器乐。这种音乐流传于东巴口头,或零星保存于东巴经和东巴画中。除了占卜以外,东巴都是要通过诵唱表现出来的。东巴唱腔有五十种左右。[4]
纳西族男女社交大都在节日期间进行,男女青年相识后,通过媒人撮合,双方家长合完八字,男方就请媒人送给女方茶二筒,糖四盒或六盒、米二升,有的地方还要加上砣盐两个,以表示山盟海誓,算是订婚,订婚时要摆定婚宴,婚礼要进行3-5天,届时男、女双方都要置办酒席。席上分上八位,下八位,均由新郎跪请客人入座,然后奏乐上菜,上至第三道菜时,主婚人敬酒;第五道菜时,新郎、新娘向客人敬双杯酒。宴毕主人及亲属要站在门外关客。
泸沽湖的纳西族(摩梭)主要实行阿注(意为朋友)婚姻,他们婚姻的主要特点就是男不娶妻,女不嫁夫:成年男子在夜间到相好的女子家以过偶居生活,次口黎明即返回自己的母亲家里。凡过这种偶居生活的男女,彼此不称夫妻,而以“阿注”相称。男女阿注之间不组织共同的家庭,婚姻关系很不稳定,时间长的数年、短的只有一、二夜。多数男女终生有阿注六、七人至十余人,个别多至百人以上。一般说来,中年以后,阿注关系便渐趋稳定。纳西族女子十五、六岁、男子到十七八岁时,则开始结交阿注。他们主要是通过劳动生活,节日或庙会等社交活动,来建立阿注关系的。但缔结阿注关系,必须遵守纳西族风俗习惯中的传统的通婚习惯,凡属不同母系血统的成年男女,均可建立阿注关系,凡属于同一母系血统的,只要相隔三至五代之后,就被认为血缘关系已经疏远,也可通婚。总之,建立阿注关系除遵守母系血缘近来不婚的原则外,一般不受年龄、辈分、等级和民族的。此外阿注婚姻解除阿注关系的方式也非常简单,只要女子闭门不纳,男子不再登门访宿,或者托人捎个口信给对方,阿注关系就结束了。也正因阿注婚姻的特点是易合易离,所以,他们对解除婚姻关系多持无所谓的态度。不少人在阿注关系解除后,仍保持正常的往来,见面时互相问候,以礼相侍。因此,解除阿注关系的男女,也很容易离而复合,这种合后分,分而合的现象,在纳西族地区比较普遍。
沪沾湖的纳西族的第二种婚姻形式就是“阿注同居婚”。凡过阿注婚姻生活的男女,一旦双方有共同生活的愿望时,便可组成同居家庭,不必邀媒撮合,不举行结婚仪式和宴请宾客,也不受等级的。同居形式则有女子到男子家同居的,有男子到女家同居的,也有双方都脱离原来的家,单独居住的。同居阿注在家庭中的地位比较平等,关系也较融洽,双方都比较注意维持已经建立起来的同居关系。同居的男女很少或者不再结交阿注。相对来说,阿注同居比阿注异居的婚姻稳定得多,但到女阿注家同居的男子,大多保留原来的家名,其子女从属于女方,血统按母系计算。同居的男阿注一般不能做女方的家长,死后不能葬入女方家的公墓,而得由其甥领回,葬到母亲家族的公墓上。但现在这个规矩逐渐改变了,少数男子的骨灰,已由子女葬入女阿注家族的公共墓地上。女居男方的阿注同居,与男居女方的阿注同居则大不相同。根据纳西族的风俗习惯,女入男家所生子女属于男方,为父系血统的。
泸沽湖纳西族的第三种婚姻形式就是正式婚。正式结婚须请媒人说合,重礼聘娶,长辈主婚,举行正式婚礼,盛宴亲朋。这种婚姻受社会习惯的,解除关系必须得到双方家庭的同意和社会认可。正式结婚的配偶,夫称为“哈楚巴”、女称为“刷楚米”。
那些只有独女、或虽有几个姑娘但缺乏劳力的家庭,则多采取招赘办法为女儿完婚。招赘婚一般是女子相中某男子后,长辈出面托人到男家探询,男子长辈如果同意,即转告儿子,如儿子不同意,亲事作罢;如男方同意,女方便正式邀媒提亲。媒人带一坛酒、一筒茶、一盒粑粑、一只猪腿到男家作见面礼。男家长辈将礼物放在锅庄上祭完祖先后,亲事就算定妥,往后择个吉日则可以举行婚礼。结婚时,女家送些酒、肉、米粑粑给男家宴待宾客,男家则为出赘儿子做一、二套新衣服则可。成亲的当天早晨,女家的几个人到男家迎接新郎,新郎的兄弟姐妹及伙伴前往陪送;到达女家后,由巫师达巴给新郎、新娘额上抹酥油,祝新婚夫妇长命百岁,白头偕老;新人拜祭天地、祖及长辈,并接受长辈们的祝福。晚上,女方简单宴请亲戚好友,婚礼则可告结束。入赘男子一般不能与妻处于平等地位,还要改原来的家庭名为妻方的家名。因而只有穷汉或孤儿才会入赘,富裕人家的儿子很少入赘。也有少数能干的赘婿,取代妻子成为家长,担负起处理家务的重任。
正式结婚的妇女,在社会和家里的地位普遍比过阿注同居婚的女子低一些。依据当地纳西族的风俗习惯,男子提出离婚,索回结婚时送的彩礼,若女子要求离异,则必须退赔全部彩礼。因此,不女是很难实现离婚愿望的。但是,只要妇女能退还男方的聘礼,即可随时离开男家。贫家女子无钱退聘金,常常采取逃婚的方法,以达到恢复阿注婚的目的。但当地的纳西族人对于女子逃婚并无,甚至还会给与某种形式的同情。
纳西族一日三餐。早餐一般吃馒头或水焖粑粑,中餐和晚餐较为丰富,一般都有一两样炒菜和咸菜、汤等,特别喜食当也回族的牛肉汤锅和干巴。不论平坝或山区,蔬菜品种较多,四时应市,山区广种洋芋、蔓菁和瓜豆,并以当地的土特产做成各种风味名菜。如:清蒸虫草鸭、贝母鸡天麻鸡等。其中纳西族传统名菜“酿松茸”是用松茸菌帽,酿入肉泥,蒸熟后做为祭祀、特别是祭祖的一道专用菜肴。
肉食以猪肉为主,大部分猪肉都做成腌肉,尤以丽江和永宁的琵琶猪最为有名,可以保存数年至十余年不变质。外出劳动携带麦面粑粑或糌粑寺。就餐时围桌而坐,冬天喜移至向阳地方就餐。
丧葬自古通行火葬,清末后部分地区开始盛行土葬。纳西族男子的服装大体与汉族相同。丽江纳西族妇女身穿大褂,宽腰大袖,外加坎肩,系百褶围腰,穿长裤,披羊皮披肩,缀有刺绣精美的七星、旁缀日、月,表示勤劳之意。纳西族热情好客,每当猎获归来,凡遇的行人都可分得一份猎物。贵客临门,主人要做六样或八样菜进行款待。
忌讳有:骑马到寨前必须下马,也不能把马拴在祭天堂的地方;不能登踏三脚架,不能跷二郎腿;也不能翻弄灶里的灰;祭天堂、祖先、战神时、忌外人观看。忌在门槛上坐和用刀斧在门槛上砍东西。有的地方还忌在家里唱山歌;不许杀耕牛、驮马和报晓的雄鸡;忌食狗肉。进入纳西人家时不能主动进入老人,女人的卧室和女孩的花楼,不能询问阿夏的情况。
纳西族以农历记年。主要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端阳节、中秋节、火把节、“三月龙王庙会”、“七月骡马会”等。不少节日如: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均与当地汉族大致相同,春节是最大的传统节日,并且伴有许多祭祀活动。
除年节外,纳西族还有许多祭祀活动。其中最为隆重的是“纳西祭天大”,祭天大一般都选在正月上、中旬,届时要选好祭天场,由东巴教掌教人任祭司,并宰杀轮流喂养的祭天猪,各家各户都要捐大麦、小麦用来酿酒,做饵块。祭时用全牲大祭,在场者均要洗手执香肃立。祭毕,用猪血灌肠、猪头内脏烧汤,熟后按户分食。
大祭后三天,还要进行以各家各户为单位的小祭。还有“祭三朵(本族神)”,纳西族认为三朵是属羊的,每年二月八日和八月羊日,要用全羊祭,丽江地区的纳西族祭三朵还要带着火锅到风景秀丽的地方野餐。
在云南永宁纳西族人民居住的地方,有一个神秘美丽的泸沽湖,在湖的两岸,俯卧着一个雄奇的山峰――狮子峰。狮子峰是纳西传说中的一位,名叫“干木”。她绝美的容貌,致使各地的男神都为之倾倒。不过她和永宁纳西人一样,没有固定的丈夫,过着男不娶,女不嫁的偶居生活。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五日,众山神都要到永宁与干木娱乐,接受祝福。后来,纳西人在农历七月二十五日这天,都要欢聚泸沽湖圈,参加一年一度的海坡会,人们载歌载舞,尽情娱乐,一是为助威,二是用隆重的仪式祭祀,祈示她人们平安,五谷丰登,畜牧兴旺。男女青年也趁此良机,互结“阿注”。
相传,远古时代,纳西先祖三朵曾在这里降服了,从那以后,每年农历十月初八日,人们汇集到三朵庙里祭拜神三朵。祭品有整猪、全羊、鸡、鱼等。
节日期间,纳西族男女老少踏着游春赏花,小伙子骑上骏马,进行拨旗、拾银圆赛马活动,胜者,倍受姑娘们的青睐。晚饭后,人们围坐在篝火旁,能歌善舞的纳西姑娘跳起欢快的“阿哩哩”。
纳西族的商贸节日也比较多。云南丽江县的纳西族于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举行“棒棒会”,以交流竹木农具为主要内容。据记载,这种集市活动自明朝起就有了。按照纳西族传统,正月十五是小年,小年之后开始春耕生产,棒棒会正好为准备农具提供了一个机会和场所。这里犁耙锄头镰刀竹筐背篓扁担等等一应俱全。纳西族农民每年要更换一些带的农具的木把,所以把这种农具交易会称为“棒棒会”。棒棒会上也有出售花卉、果木树苗、盆景、家具及家庭生活日用品的。
抢婚遗风在部分纳西族地区,仍存在着一种“抢婚”遗风。这也是一种古老婚俗的遗风,反映了女子对父系制从夫居的。妻方要旧传统住在母家,男子就用抢婚来实现把妻子留在夫家居住的愿望。现代社会中的“抢婚”,仅是一种形式,并非真的强抢,而是男女双方的一种默契,为了以“生米已成熟饭”来搪塞对婚姻持有异义的女方父母。
纳西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文化艺术。纳西象形文字产生于1000多年前。最初为东巴传授使用,写《东巴经》,故亦称为东巴文。13世纪初年,又创造了一种表音文字,叫哥巴文。《东巴经》卷帙浩繁,是纳西族的教,是研究纳西族社会历史发展、语言文字和教的宝贵资料。对这两种文字产生的时间尚有不同看法。
明代丽江土司木氏努力学习和先进的汉文化,土司木公的《雪山始音》等六部诗集,木青的《玉水清音》诗集,木增的《云过淡墨》诗集,得到了明代学者杨慎、徐霞客的赞许,《古今图书集成》和《四库全书》分别选收了木公、木增的诗。到清代中叶,又出现了一些的诗文作品,如马之龙《雪楼诗钞》,桑映斗的《铁砚堂诗集》,都有一定的造诣,反映了当时汉族文化在纳西族地区的进一步和发展。[7]
纳西族广大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创世纪》,是一部描写纳西族人民开天壁地、与大自然博斗、劳动、反映男女爱情的著名的长篇史诗。还有《游悲》、《相会调》等都是以浪漫主义色手法、富于独特的民族风格的文学作品。纳西族人民能歌善舞,在生产劳动或民族节日中常有群众性的歌舞活动。民间流传较广的有“喂麦达”、“哦热热”、“阿丽丽”等古老歌舞曲调。乐曲以笛子曲、口弦曲、葫芦笙误区较为普遍,优美清新,粗狂有力。《白沙细乐》和《丽江古乐》是有名的两部大型古典乐曲。
著名的建筑,如丽江白沙“大宝积宫”、“琉璃殿”、“大定阁”、“五凤楼”(福国寺内)及束河“宫”等,是一群明代建筑,其技术既揉合了纳西、汉、藏3个民族的传统风格,又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壁画颇有艺术价值,表现了纳西族人民吸收汉、藏艺术以丰富自己艺术创作的智慧。
根据已翻译的二十多卷《东巴经》的记载,古代关于的专有名词即有数十种之多。《创世纪》里还出现了专管气象、星辰和历法的忍劳、苏陀、尼罗、吉阿等人的名字;从《巴格图》和《十二生肖的来历》等上看,纳西族早就对四方四隅(类似汉族的)有了较为明确的概念;确定了二十八宿的方位和用“精畏”(“”)配二生肖推算六十花甲的方法;创制了以月亮圆缺定月,每月三十天,一年十二个月,共三百六十天的历法,并用十二属相来记日、记月和记年。民间还从对及生物活动观察,摸出一套关于风雨花雪,以及布谷鸟野鸭大雁白鹤等的活动规律,来分别季节的特征,不误农时地进行农事活动。
木光:丽江木氏土司第48代传人,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特约研究员,现为丽江文化研究会名誉副会长,临沧市丽江文化研究会顾问。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