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人文经济> 文章内容

为什么你读不懂《经济学人》?

※发布时间:2018-1-4 14:55:07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不同。前者更具时效性,但后者生命周期更长。但更重要的是,由于多报道,它更像情节紧凑的电视剧——错过一集(期),你可能就会看不懂下一集(期)。看则无此担忧。

  在这个信息为王的时代,为什么大家对《经济学人》这种周报的喜好还不减反增?因为《经济学人》不靠快,而靠其独树一帜的评论取胜。每周五,当上一周的新闻已成旧闻,但还没有旧到被人遗忘时,《经济学人》会及时发出它对各种的评论。也正因为此,观点和事实相互交织已成《经济学人》文章的特色。

  括号内的是相应板块的专栏名(常以历史人物或地点命名),相较非专栏文章,专栏文章见解更深,生命周期更长,但语言更难。

  Special Report为特别报告,每次围绕某一特定话题进行深入讨论,有观点,也有事实。

  “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唯知出知入,得尽读书之法也。”

  我一直将这句话作为自己的读书座右铭。即便在近九百年后的今天,即便是阅读另一门语言,陈善的读书法依然适用。

  “入”是寻求与作者对话:感受内容、品味文字、领会主旨。或被言语打动,或被论证折服,此为“见得亲切”。

  “出”是视角:考究内容、分析文字、评价主旨。能将所读所学为我所用,但又不拘泥于此,此为“用得透脱”。

  作为一份评论性报刊,《经济学人》有着极强的价值观。毫不夸张地说,《经济学人》的价值观渗透在除了 The world this week 和 Economic and financial indicators 以外的其它所有板块,而 Leaders 则是其对外输出价值观的主战场。

  且不谈你是否认同它的价值观,但只要你知晓它的立场,读起文章来你就会颇有方向感,如此一来,“领会主旨”的难度便大大降低。

  下次,如果你再摸不清文章的方向,你可以尝试以终为始,从猜测文章的观点开始,到验证自己的猜想结束。

  或者说这是它的。你可以在其官网的最下方或任何一本 Print edition 的目录页看到这句话。

  可见除了《经济学人》外,还有不少优质可供选择。英国另一家,the Guardian, 我也非常喜欢。

  为了说明知识的重要性,我准备了四个例子。在这四个例子中,就感受内容而言,知识的重要性逐级递增。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事实上,图片中摔碎的不是一般的制品,而正是俄罗斯民间艺术的代表——俄罗斯套娃,即 Matryoshka doll.

  如果你只是认识 Henry VIII 这个名字但不知其人其事,那这篇文章的前几段对你来说将显得相当乏味。

  一,他们都很自大且冲动。当年,亨利八世为了休掉阿拉贡的凯瑟琳,娶安妮·博林为妻,公然与罗马反目,推行教。

  虽然今天看来,当时英国推行教为日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亨利八世的这一举动,无疑是利用公共政策来满足个人。

  现在,川普会不会让自己的/利益影响到美国国策?比如时下正在热论的议题全球变暖。众所周知,川普否认全球变暖,他的这一“喜好”会不会影响美国乃至世界的政策?

  二,亨利八世喜欢人,川普喜欢人。Courting trouble 这篇文章中也提到了川普 James Comey:

  如果脑海中不具备发电厂、电网和消费者这几个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模型,读者很难找到方向感。

  说到这里,我又想起了 Letters 板块。因为,在我的印象中,的这些读者个个都是敢于质疑(当然是合理质疑)《经济学人》的表率。

  比如,在 20170527 这期的 Letters 中,有读者表示相较于亨利八世,川普其实更像德皇威廉二世:

  这篇文章比较早了,但假设让我们回到2015年11月,你能否看懂为什么《经济学人》要这样描述德法英意的近况以及他们的领导人?

  如果你不了解相应的信息,你就不会明白为什么《经济学人》要用 “pretence”, “little England”, “comatose”等词。

  对于很多,比如前期的英国退欧与美国,如果你选择一跟下来,你只会越看越轻松;但如果你选择只盯着其中某一篇看,读懂文章的难度瞬间加大。

  虽然有一本叫 The Economist Style Guide 的书专讲《经济学人》的写作风格,但这本书里没有涉及《经济学人》的写作结构。

  绝大多数时候,“介绍问题”会占据全文的前三段,“分析问题”和“给予解决方案”则会平分剩下的篇幅,在“给予解决方案”的最后,《经济学人》则会地表明自己的价值观。

  我的另一个观察告诉我 Briefing 通常会由一个特殊案例(或细节)入手,引入问题,再对问题进行阐释或分析。

  《经济学人》几乎不用conclusion signals,它一般会直接告诉你该怎么做,所以我们可以留意 should.

  当然,很多词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算 transitional words,但同时也起到了相应的作用,我们同样不能忽视它们。

  当然,我们重点是看《经济学人》是如何将这三段串起来的:三个 imagine,三个 a world in which,五个 but,就是这么简单。

  下面我将和大家一一讲到:1.抽象与具体 2.你以为你认识但是实际上你不认识的词 3.演绎法 vs. 归纳法

  如果你能看出句1234的区别,你就能看清这一段的结构(总-分)和逻辑(观点-解释)。可见,识别抽象与具体的能力同样有助于文章的结构。

  如果你还没有完全理解抽象和具体,欢迎点击查阅该文的解读。这篇文章共计57句,我对其中每一句都从抽象和具体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如果你能抽象的表达和具体的表达,你的英语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你可能认识作“观察”时的 observation,但可能不认识作“观察评论”时的 observation;你可能认识 share, claw, hold,但可能不认识文中出现的它们的短语动词。

  而且,我还没提那些“你以为你会用但是实际上你不会用的词”呢。如果真来,这段里的这类单词也不少。

  在“认知-理解-运用”这个学习过程中,对任何单词但凡有一丁点的疑惑,我你立刻查英英词典。我推荐 LDOCE5 和 Wiktionary.

  大多数人喜欢用演绎单词:先背单词,然后拿着自己备好的“武器库”去和《经济学人》一较高下。

  如果你于自己的世界无法自拔,时间长了,你将认不清世界的模样。最终,很多其实你并不认识的词你也会觉得你认识。想想就。

  因此,对于已经达到阅读《经济学人》门槛的同学,我使用归纳习词汇:遇到一个,灭一个,再遇到一个,再灭一个。

  我也你用归纳法。好书好报太多了,不必限于《经济学人》。如果实在是因为词汇量不足导致阅读速度过慢,可以先从难度更低的材料入手 。

  这里多说一句,只要想读,只要你会借助工具,词汇量不会成为大家的绊脚石。因此,的那个“门槛”其实是因人而异的:你想读,门槛就低;你不想读,门槛就高。

  对于学习如何运用语法,归纳法或更为适用:大量的鲜活案例有助于解开我们心中关于语法运用的。

  关于语法书,我直接阅读英文原版语法书。如果一定要用中文学语法,我推荐张满胜和旋元佑老师的作品。

  2. 两个否定前缀有没有给你一种“英国和欧洲是被分开”的感觉?三个最高级有没有给你一种“英国和欧洲都很重要”的感觉?三个比较级有没有给你一种“分开后欧洲会很惨”的感觉?这些手法连在一起有没有给你一种“英国和欧洲还是在一起好”的感觉?

  3个M,看上去读上去都相当和谐,更宝贵的是这三个词都用得非常准:退欧结果出来后英镑直接创下31年来新低,确实算“markedly”;英国原来可是欧洲的“成分”之一,现在走了,确实算“materially”;对于整个世界,英国退欧也有影响,用“modestly”也挺合适。

  虽然《经济学人》把 weaponise 打上了引号,但这个暗喻仍然威力不小。如果你理解不了,就想想“空气”和“”吧。

  叙利亚内战始于2011年初,欧洲难民危机爆发于2015年的夏天。虽然此前俄罗斯也有通过各种途径对叙利亚内战进行,但是直到2015年9月普京才直接出兵叙利亚。所以难民潮爆发于普京出兵叙利亚之前。

  另外,来自其它国家的难民也不少,叙利亚难民确实较多,但如若看整体占比,叙利亚难民的数量也没有那么突出。

  前面说过,评论难无。对于《经济学人》的言论,我们要有自己的判断力。有些言论与事实不符,我们不能被它们带偏。

  了解相应的信息,我们的阅读会变得更加顺畅;像追剧一样去追《经济学人》,“信息荒”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