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人文经济> 文章内容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举办第四期邀访学者欢迎会

※发布时间:2018-3-27 2:53:12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2018年3月,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文研院”)迎来了12位来自的第四期邀访学者,他们将在静园二院从事为期四个月的研究和交流工作。5日下午,邀访学者欢迎会在静园二院111会议室召开。本期邀访学者与文研院院务会、行政团队,往期邀访学者代表见面,本学期的驻访生活。

  欢迎会由副院长杨弘博主持,她代表文研院向各位学者表示与欢迎,并简单介绍了参会人员和会议安排。随后,与会学者们共同观看文研周年视频,进一步加深了对北大和文研院的了解。

  院长邓小南在发言中对各位学者的到来表示欢迎。她表示,文研院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跨学科交流平台。邀访学者项目是文研院的重要组成之一,学者们在年龄段、兴趣点、学科背景等方面不尽相同,彼此之间相互碰撞而的议题或可成为引导学术实现根本性突破和持续性发展的聚焦点。她欢迎学者们在文研院搭建的平台上相互交流,激荡出新的观点,以集体性摸索的方式走出一条不守窠臼的道。

  常务副院长渠敬东随后发言。他认为,一个好的文科学者不仅要有系统的学术训练,更要重感情——对这个时代有情怀。只有拥有丰厚的内涵,才能写出最好的作品。基于此,文研院希望能以务实的接续传统,探索出一条较为完整地理解人文和社会科学的径,而非局限在某一种指标上。同时,文研院也鼓励各位学者充分利用宝贵的驻访机会,热烈探讨学术议题,借此打开视野、深入理解学问。

  院长助理韩笑介绍了文研院的学术与制度安排。他表示,文研院将竭尽所能创造良好的研究,并努力营造充满活力的交流氛围,突出多学科之间的连接,以及北大校内外学人、学术机构之间的连接。

  第四期邀访学者分别就各自的研究领域和学术兴趣进行介绍。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教授杨建华分享了她从事西亚考古与中国北方考古的学术历程,期待这四个月能大有收获。东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表达了从事学术研究以求在知识上促成两岸和平统一的愿景。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韩潮的研究方向为现象学与哲学,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工作,让在中国扎下一个有基础的根。中国海洋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张治关注近代以来古典学在华的译介,同时对钱钟书的学术创作很感兴趣,计划借助驻访机会查找相关文献,同时思考近代以来多元的著述文体对于学术发展的意义。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苏芃计划在驻访期间完成先秦两汉文献相关书稿,考察其中的变化与传承。大学建筑学院助理教授刘亦师的学术目标是从中国近现代建筑史出发,以更立体的角度理解中国近代社会的变迁。他希望在文研院借鉴其他领域的学科方法,完善自己的学术训练。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孙正军关注制度史与文本分析这两个领域,他期待能与各学科学者沟通交流,打开学术视野。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戴海斌对文研院提供的驻访机会表示感谢,并凭借优越的学术资源和学术获取与晚清史相关的研究资料。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严志斌从事商代青铜符号研究,他计划在驻访期间编成一本集成。

  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助理教授罗祎楠(文研邀访一期)、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袁一丹(文研邀访二期)及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刘未(文研邀访三期)作为往期邀访学者代表,回顾了他们在文研院度过的驻院生活,分享了在此的收获,对文研院兼具高效率与人情味的学术给予了高度评价。欢迎会在温馨而热烈的氛围中结束。

  文研院本期驻访的邀访学者共计12人,分别为:杨建华(大学)、孙歌(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海大学)、韩潮(同济大学)、严志斌(中国社会科学院)、张治(中国海洋大学)、戴海斌(复旦大学)、苏芃(南京师范大学)、孙正军(首都师范大学)、徐建委(中国人民大学)、刘亦师(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邀访学者项目是文研院学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发挥北京大学的整体优势,立足人文社会学科基础研究,集聚学者,探索学科之基本原理及前沿领域,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学术支撑;推动跨学科交叉合作,促进国际交流,争取在重点学术领域实现突破。

  学者可经由自主申请并通过遴选的方式成为文研院的邀访学者,邀访时间一般为四个月左右,分为每年的春季学期和秋季学期。文研院为邀访学者提供“量身定制”的学术服务,根据学者提出的具体工作计划以及合作交流提议,通过、论坛、读书会、工作坊、研讨会等形式,充分鼓励相关领域学者参与学术交流。

  d5gt.cn 指纹膜 共享纸巾机 赛车群 欢威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