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挑一关昕和刘硕据史载,自元朝起,蒙古族接受了汉族历算法,因此,蒙古族白月与汉族春节正月相符。这就是蒙古族过“春节”的由来。还有一个传说初一到十五是很不吉利的日子,所以成吉思汗把在这个日子变得吉利,所以每年的一月改成查干萨日,每个蒙古人无论是否认识,都用哈达互相拜年的习惯。蒙古人过春节跟别的民族大不相同。到年三十,要清扫庭院,搞好室内卫生。佛前要设一小小,把煮好的大块羊肉摆在上,供上乳制品。
蒙古族过春节要“送旧”和“迎新”。所谓“送旧”即腊月二十三清扫户内户外,到傍晚时则要“祭火”。“祭火”初由萨满教传入,后蒙古族改信,形式又有改变。蒙民把羊胸脯肉连同白哈达、肉末粥、黄油、酒等物作为祭品,然后由长辈点燃九盏小灯。仪式开始后,将祭品投入火中,口诵赞词,家人幸福。祭火忌用红色筷子而用白色或黑色。蒙古族认为火代表着一个家族的传接代、人丁兴旺,故而十分虔诚。祭火仪式结束后,全家开始进餐。有时也把剩余的祭品送与附近亲戚分享。祭火的时辰为傍晚时分。上祭品时,男人在前,女人在后,虔诚叩拜。如有条件,还要专请祭火。
初一凌晨,全家穿上节日服装,摆上宴席,先由晚辈给长辈敬酒,行跪拜礼。男人双膝,头往下低时双手上下摆动。长辈以吉祥言语作为回报。未婚女子与男人一起跪拜,而已婚女子则右膝,右手在面额右侧上下摆动,新媳妇则需唱歌。然后便开始外出拜年和迎接前来拜年者。人们跨上早已备好的骏马,三五成群地奔向“浩特”(村镇),逐个串蒙古包。串包中,先要给长辈叩头祝愿,其后由主人家的女婿为前来串包的客人敬酒,按习惯此酒每敬必喝,通常是载歌载舞,气氛热烈。串包男女经常利用此机会赛马,尤其是青年男女更不相让,茫茫草原,纵横驰骋,冰冷大地上奔淌着生命的热流,预示着来年无尽的希望。
近些年来,蒙古族春节虽与汉族大体一致,并吸收一些汉族习俗,如吃饺子,放鞭炮等,但仍保留许多蒙古族的传统习俗,如除夕吃“手把肉”,以示合家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