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风俗习惯> 文章内容

古画中的“清明”:既有扫墓习俗又是欢快时节!风俗习惯

※发布时间:2015-4-29 1:03:20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小贴士]清明节的背景: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一开始就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唐·内宴冷餐

  寒食节要寒食禁火。唐张籍《寒食内宴》:“朝光瑞气满宫楼,彩纛鱼龙四面稠。廊下御厨分冷食,殿前香骑逐飞球。千官尽醉犹教坐,百戏皆呈未放休。共喜拜恩侵夜出,金吾不敢问来由。”所谓冷食,即已做成的熟食。据史料载,如干粥、醴酪、冬凌粥、子推饼、馓子等。因在寒食节用,又称寒具。唐宫内的寒食内宴,可谓最早的冷餐大会。

  清明节有哪些习俗?

  习俗一:扫墓祭祖

  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直至今天,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为持续不断的风俗传统: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唐·祭扫

  宋·担酒上坟

  南宋杨万里有《三月三日上忠襄坟因之行散得十绝句》诗,当时上坟已由祭扫变为带食盒酒具到郊外踏青的活动;而旁许多卖粉捏孩儿、象生果子等物的小贩用赌博形式吸引买主,这种赌博称为“关扑”。

  清代扫墓图

  习俗二:荡秋千

  荡秋千是古代清明节的传统习俗,所以清明节也称“秋千节”。荡秋千是从南北朝时开始流行的,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制成,后来逐步发展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传说荡秋千可以驱除百病,荡得越高,象征生活越美好。

  五代·荡秋千

  陈枚(清)画《月曼清游图》

  陈枚(公元1697-1745),字载东,号殿抡,晚号枝窝头陀,娄县(今上海市松江)人。康熙、雍正时内廷,官内务府员外郎。工山水、人物,追宋元,具有传统,并参用,所作山水、人物形色俱备,用笔精妙。作品有《清明上河图》、《鸦飞马健图》、《月漫清游图》等。本图描绘了宫廷仕女寻梅、赏花、吟诗、玩月的深闺生活。

  习俗三:踏青

  大约从唐代开始,人们在清明扫墓的同时,也伴之以踏青游乐的活动。因此,清明节也被人们称作踏青节。在我国历史上,特别是汉唐时期,流传踏青寻爱的故事相当多。汉武帝就是在19岁那年上巳节例行传统的“修禊”礼后,遇到才貌双全的歌女卫子夫,产生爱情,从而相伴50年。德时的诗人崔护,在清明时节踏青至西安城南的桃溪堡遇桃小春,才有了“借水赠钗”的故事,后来被编成传统戏曲《金琬钗》,深受人们喜爱。

  踏青(《清史图鉴》)

  习俗四:射柳

  射柳是一种射箭技巧的游戏。据明朝人的记载,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飞鸽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

  唐·走马射箭

  孟诗《上巳洛中寄王九迥》:“斗鸡寒食下,走马射堂前。”打马球、射箭等活动是清明时节古人热衷的强身健体的体育项目。

  习俗五:蹴鞠

  古代的足球游戏,是现代足球运动的前身。这是古代清明节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用来训练武士。清代《房县志》卷十一记:“少年竞鸢,或走马较射,斗草踢球。

  西汉马王堆《导引图》上的蹴鞠

  马王堆出土的《导引图》标为21号的图像中,“一个身穿灰色长袍的女子,折腰转体,一手向下。在她的脚下有一个略有残缺的红色球状物……这个图像,就是在蹴鞠。”

  宋代《蹴鞠纹镜图》上的蹴鞠

  湖南省博物馆藏有一件精美的足球纹铜镜,铜镜中的画像反映的是宋代妇女踢球的生活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上述的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外,还有打马球、筝、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延伸阅读]那些所谓“清明”的名画

  北宋宫廷画家张择端的名作《清明上河图》,多少年来一直是专家学者争相研究和探寻的课题显学。“清明”到底是时间还是空间的概念?“清明时节,清明坊,清明盛世”不同解说各有辩论,既莫衷一是又扑朔迷离。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受到历代画家的喜爱因而有许多仿本出现,其中“明四家”之一仇英仿作的《清明上河图》最有影响,苏州一带仿间大都以“仇本”为底本。明朝后期,大量苏州仿制的《清明上河图》散落民间,后来纷纷进入清内府,一时间鱼龙莫辩。清宫不得不组织画工,另起炉灶,又画了一张《清明上河图》,今人称为清院本。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原画长528厘米,高24.8厘米,现藏故宫博物院。描绘了北宋京城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及汴河两岸的繁华和热闹的景象和优美的自然风光。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卷中,画中主要分开两部分,一部分是农村,另一部是市集。画中有814人,牲畜60多匹,船只28艘,房屋楼宇30多栋,车20辆,轿8顶,树木170多棵,往来衣着不同,神情各异,栩栩如生,其间还穿插各种活动,注重情节,构图疏密有致,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的变化,笔墨章法都很巧妙,颇见功底。这幅画作对于各种形态的几乎正确描绘性使其负有盛名。《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名画之一,被誉为“中华第一神品”。

  宋本《清明上河图》局部之拱桥上的情景

  宋本《清明上河图》局部之城门情景

  明仇英《清明上河图》

  仇英的《清明上河图》比宋本要长一倍,长9.87米,参照“张本”的构图结构,以明代苏州城为背景,采用青绿重设色方式,重新创作了一幅全新画卷,风格与宋本迥异。画中人物超过2000位,描绘明代江南社会的城乡人民生活实景,表现了热闹纷扰的市井生活和民俗风情,场面宏大,气势雄伟。“仇本”也是后世众仿作鼻祖,明人笔记载,当时各种以此为蓝本的仿本层出不穷,一时间成为达官豪门相互馈赠的高档礼物。被称为仇英仿本。该画现藏于博物馆。

  明本《清明上河图》局部之艺人表演手指木偶戏情景

  明本《清明上河图》局部之景物

  清宫廷画家陈枚等5人合绘《清明上河图》

  清院本《清明上河图》,由清宫画院的五位画家——陈枚、孙祜、金昆、戴洪、程志道在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协作画成,是参照各朝的仿本,集各家所长之作品。再加上明清时代的特殊风俗,如踏青、表演等等娱乐活动,因此增加了许多丰富的情节,如戏剧、猴戏、特技、擂台等等,因而画中人物增加到超过4,000人,尺寸更大幅扩大到长1152.8厘米及宽35.6厘米。同时,由于受到西洋画风的影响,街道房舍均以透视原理作画,并有西式建筑行置其中。此卷用色鲜丽明亮,用笔达圆熟细致,所画之桥梁、屋宇、人物皆细腻严谨,是院画中的精品之作。现藏于台北外双溪国立故宫博物院。